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简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其一》
《行简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奠币儒宫已告虔,城楼远想独悠然。

阴阴古木回潭外,渺渺平芜落照边。

野色向人聊妩媚,筇枝入手自轻便。

兴来不暇寻思懒,酒后狂歌定几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与求在学宫祭祀后,登临北城远眺所见之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流露。

首句“奠币儒宫已告虔”,点明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虔诚,暗示了诗人对学问与道德的尊重。接着,“城楼远想独悠然”一句,通过“远想”二字,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思绪飘远,内心宁静的状态。

“阴阴古木回潭外,渺渺平芜落照边。”这两句描绘了远处古树环绕,潭水映衬,平旷的草地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辽阔。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野色向人聊妩媚,筇枝入手自轻便。”诗人以“野色”拟人化,赋予自然景色以温柔的魅力,同时通过“筇枝”(竹杖)的轻便,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舒适。

最后,“兴来不暇寻思懒,酒后狂歌定几篇。”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酒后的豪情与创作的冲动,即使兴致盎然,也无暇顾及思考的懒散,展现出诗人率性而为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十六四月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

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

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

相呼携筐去,迢递立远阡。

梯空伐条枚,叶上露未乾。

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饬躬脩妇事,僶勉当盛年。

救忙多女伴,笑语方喧然。

(0)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二十四十二月

忽忽岁将尽,人事可稍休。

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飕飗。

墙南地不冻,垦掘为坑沟。

斫桑埋其中,明年芽早抽。

是月浴蚕种,自古相传流。

蚕出易脱壳,丝纩亦倍收。

及时不努力,知有来岁否。

手冻不足惜,冀免号寒忧。

(0)

水调歌头.赏白莲招饮

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

亭亭水花凝伫,万解冷香浮。

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

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

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

屈指秋光能几,歌咏太平风景,佳处合迟留。

更倩月为烛,散发弄扁舟。

(0)

鹧鸪天·其二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

楼外残云走怒雷。西山晴色晚崔嵬。

柳薰迟日千丝暗,花喷温黁一夕开。

须席地,更茵苔。素琴横膝赋归来。

一觞一咏风流在,牛背如船倒载回。

(0)

渔家傲

一笠一蓑堪倚靠。波光曲岸垂钩钓。

醁□浮卮自频告。高吟笑。尽教人道渔家傲。

独弄无弦琴一操。个中始觉知音少。

江月盈山空相照。谁登晃。蟾宫唯我亲曾到。

(0)

添字采桑子

利名丛里抽身早,劝汝回心。绝尽荒淫。

动有群魔当下擒。莫教侵。

九虫斩尽三尸灭,与道相任。谁是知音。

清夜无尘月上岑。望骞林。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