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残云走怒雷。西山晴色晚崔嵬。
柳薰迟日千丝暗,花喷温黁一夕开。
须席地,更茵苔。素琴横膝赋归来。
一觞一咏风流在,牛背如船倒载回。
楼外残云走怒雷。西山晴色晚崔嵬。
柳薰迟日千丝暗,花喷温黁一夕开。
须席地,更茵苔。素琴横膝赋归来。
一觞一咏风流在,牛背如船倒载回。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作《鹧鸪天·其二》描绘了上巳日作者再次游览青阳峡时的景象,以弟弟诚之的韵脚为依托。首句“楼外残云走怒雷”形象生动,写出雷雨过后天边云彩疾驰的动态,透露出一种风雨过后的清新气息。接着,“西山晴色晚崔嵬”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映照下的山峦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柳薰迟日千丝暗,花喷温黁一夕开”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柳树在夕阳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花朵在暮色中悄然绽放,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在此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须席地,更茵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选择席地而坐,感受草地的柔软,仿佛融入了大自然之中。随后,“素琴横膝赋归来”则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弹奏素琴,表达归隐之意。
最后两句“一觞一咏风流在,牛背如船倒载回”,诗人以轻松愉快的气氛收尾,饮酒吟诗,仿佛连牛背都变得宽广如船,载着诗人满心的风流自在,回归自然的怀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一念生参差,万端付怠惰。
腾腾十二时,并作一日过。
连山屹不移,澄江净莫唾。
相看不相涉,眯目飞尘堁。
礼乐在衣食,道义出冻饿。
为己抑为人,兼独两无那。
昔嘲夷齐阵,今遂无一个。
此辈诚清流,旋供浊流涴。
彼哉求田人,亦就床下卧。
听黯黯、长安夜雨。那是侬家,放教归去。
檠短窗虚,梦魂仿佛到江浦。
愁生无定,应是有、生愁处。
寄远织琼花,浑不省、凉蟾天宇。凝伫。
祇兰红波碧,依约谢娘眉妩。
文园病也,更堪触、伤春情绪。
便月痕、不上菱花,尽难忘、衣新人故。
但乞取天怜,他日剪灯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