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黯黯、长安夜雨。那是侬家,放教归去。
檠短窗虚,梦魂仿佛到江浦。
愁生无定,应是有、生愁处。
寄远织琼花,浑不省、凉蟾天宇。凝伫。
祇兰红波碧,依约谢娘眉妩。
文园病也,更堪触、伤春情绪。
便月痕、不上菱花,尽难忘、衣新人故。
但乞取天怜,他日剪灯深语。
听黯黯、长安夜雨。那是侬家,放教归去。
檠短窗虚,梦魂仿佛到江浦。
愁生无定,应是有、生愁处。
寄远织琼花,浑不省、凉蟾天宇。凝伫。
祇兰红波碧,依约谢娘眉妩。
文园病也,更堪触、伤春情绪。
便月痕、不上菱花,尽难忘、衣新人故。
但乞取天怜,他日剪灯深语。
这首词以“听长安夜雨”起笔,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词人正身处远方,听到家乡的雨声,勾起了思乡之情。"檠短窗虚"描绘了室内景象,暗示词人孤独无眠,梦境中飘向江浦,进一步强化了离愁的情绪。
接下来,“愁生无定”表达了词人内心纷扰,无法确定愁绪的来源,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也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寄远织琼花”一句,通过想象远方的人编织着美丽的花朵,寄托了词人对对方的深深思念,然而“浑不省、凉蟾天宇”,又流露出对彼此相隔遥远、难以相见的无奈。
“凝伫”二字,刻画了词人长久地站立,凝视着窗外的兰红波碧,仿佛看到谢娘般的美丽容颜,这又增添了词中的情感深度。文园病意,暗指词人自身的病态情绪,加重了春天的感伤气氛。
“月痕不上菱花”描绘了月光未照入菱花镜的画面,象征着词人与所爱之人无法相见的遗憾。最后,词人期盼着未来的相聚,哪怕只能在剪灯夜话中倾诉衷肠,也足以慰藉此刻的相思之苦。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