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溜滴。都是春归消息。带雨牡丹无气力。
黄鹂愁雨湿。争看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檐溜滴。都是春归消息。带雨牡丹无气力。
黄鹂愁雨湿。争看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的情感。"檐溜滴"一句,以屋檐上水珠的滴落,传递出春雨绵绵、湿润的气氛,同时也是对春归大地的一种宣告。接着两句"都是春归消息。带雨牡丹无气力",表明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但牡丹花却在连绵细雨中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勃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黄鹂愁雨湿"一句,黄鹂鸟儿也似乎因为连绵的春雨而感到忧愁,这里的"湿"字用得甚妙,不仅形容了雨水,更映射出一种情感上的湿润与忧伤。紧接着是"争看洛阳春色",这里的"争看"表达了一种急切和迫不及待的情绪,似乎在强调人们对于美好春光的渴望和欣赏。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却又出现了对比与反差:"忘却连天草碧。南浦绿波双桨急",诗人似乎已经不再关注那些细腻的情感,而是转向更加开阔的自然景观。"忘却连天草碧"表明诗人对于那广袤无垠的绿色草原已经视若无睹,而"南浦绿波双桨急"则描绘了一幅快速划行于绿水之中的画面,给人一种动感和力量感。
最后一句"沙头人伫立",诗人站在河岸边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仿佛在沉思。这里的"伫立",既可以理解为停留观望,也可能是内心的凝聚与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春天复杂的情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