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室非招提,绣佛何然有。
天花座上飞,为问染衣不。
精室非招提,绣佛何然有。
天花座上飞,为问染衣不。
这首诗名为《采芳园六咏(其五)雨花庵》,作者是明代诗人张元凯。诗中以精室(可能指修行者的居所)与绣佛的形象对比,暗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精室非招提"表达了此处并非寻常的寺庙,而是隐含着某种精神追求的场所。"绣佛何然有"则以绣制的佛像反问,暗示佛的存在超越物质形式,更在于内心的领悟。
"天花座上飞"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天花(又称天雨曼陀罗)象征佛法的智慧和神圣,仿佛在空中飘落,寓言般地传达出佛法无边的意境。最后两句"为问染衣不"则提出疑问,是否需要世俗的染色(可能暗指尘世纷扰)来装饰或理解这种佛性之美,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对超越世俗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花庵的景象,寓言般地探讨了佛学的哲理,以及修行者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超脱。
白发萧萧一秃翁,披襟扶杖早凉中。
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
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
若非守禦孤城闭,谁有幽居似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