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二》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

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

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0)
注释
凝笳:清晨的笳声。
催晓奠:催促早晨的祭奠。
丹旐:红色的丧旗。
青山:青翠的山。
夕照:夕阳。
新茔:新建的墓地。
故吏:旧日的官吏。
还:返回。
本朝:本朝代。
光汉代:继承汉代的荣光。
胡关:胡人占据的边关。
今日:如今。
天难问:难以寻求答案。
浮云满世间:世事如浮云般变化无常。
翻译
清晨的笳声催促着祭奠仪式,红色的丧旗指向青翠的山峦。
夕阳余晖洒在新建的墓地附近,秋风吹过,旧日的官吏返回凭吊。
本朝继承了汉代的荣光,从此开始清扫胡人占据的边关。
如今的天下难以寻求答案,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 这两句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诗中的意象,通过早晨的笙箫声、朝霞和青山,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这两句则通过晚霞映照在新的墓地附近,以及秋风中带来的往事回忆,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思和怀念。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 这两句触及了历史事件,提到了唐朝的强盛以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胜利,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关注和自豪感。

最后两句 "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则是诗人的感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感觉到天命难以预测,而世事如同飘渺的浮云,充满了无常和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事件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待隐图次杨邃庵大学士韵八首·其五

镇边曾见二毛侵,扫尽尘埃破暝阴。

到得功成身便退,不消猿鹤怨山林。

(0)

登雨花台

雨花夫何为,舍利亦虚耳。

不见旧时台,空见台基址。

(0)

舟中重阳次至德韵

舟泊渡头别路长,况逢重九寓他乡。

一江波影依谁碧,两岸菊花为我黄。

凉露沾衣唫里句,轻风落帽醉边觞。

客中也得清平乐,万岁惟应祝圣王。

(0)

上贤侯祷雨有应

圣代安边信有神,阴灵也为作为臣。

祸淫岂害称慈母,福善偏能爱子民。

一水祷来晴亦雨,群鱼跃处暖生春。

贤侯此日慇勤谢,曾借馀波洗旱尘。

(0)

早朝谢恩即事

玉河桥畔夜将阑,流水声中月半弯。

几曲清歌赓乐府,一天光景净尘寰。

六龙驾下丹霄近,五凤楼前玉笋班。

共拜丹墀瞻咫尺,感恩犹恐报恩难。

(0)

送林省祭还乡

乌纱才见一冠峨,画鹢俄闻两棹歌。

淮水北来开冻早,越山南去受春多。

不须歧路萦新柳,好向家林养旧柯。

榱桷栋梁均有用,棆才未必计如何。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