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留徐七贲》
《雨中留徐七贲》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江寒宿雨在,落叶满村湿。

留君系君艇,莫犯风潮急。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liúbēn
míng / gāo

jiānghán宿zàiluòmǎncūn湿shī

liújūnjūntǐngfànfēngcháo

shìwènguīchéngshuíjiājièsu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雨中留徐七贲》描绘了一幅秋雨连绵、寒意侵人的乡村景象。首句“江寒宿雨在”写出了江面上弥漫的冷意和昨夜的雨水仍未消散,营造出一种潮湿而寂静的氛围。次句“落叶满村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落叶被雨水打湿,铺满了村庄的道路,显得格外萧瑟。

诗人留住友人徐七贲,希望他暂时不要急于离去,以免遭遇风急浪高的水路风险。“留君系君艇”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挽留之情,希望他能耐心等待,待风雨稍歇再行。最后两句“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则以询问的方式,暗示如果真的需要离开,村里或许有人可以提供雨具,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周到考虑和对乡村生活的熟悉。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关切的询问,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莲花泾庄

洲渚绿萦回,菱荷面面开。

路从花外过,山向柳间来。

鸣鹭惊回舫,游鱼仰酹杯。

同为城郭里,此地绝尘埃。

(0)

晋冀纪行十四首·其七天井关

峰回抱深壑,下视天凿井。

昔人建重关,扼险备边警。

键钥久已绝,垣石尚森整。

峨峨尼父祠,门掩众山静。

曾闻此回辙,无复过斯境。

询知乡老言,此事古未省。

馀氓数家在,破屋暮烟冷。

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领。

且为投宿来,惊风夜愁永。

(0)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中求赋七言·其二

东家蝴蝶爱悠扬,不肯轻飞过短墙。

剩买麝煤千百斛,暖薰浓抹到沉香。

(0)

写兴

谢豹花开满岭红,空濛晓雨湿春丛。

看山不尽行人意,处处东风啼郭公。

(0)

九日

长剑客千里,一杯歌七哀。

晚节忽已至,秋芳殊未开。

平沙谁戏马,落日自登台。

西北天垂远,沧江闻雁来。

(0)

忠勤楼诸老夜直余时守省作诗寄之·其一

西掖延秋爽,高楼倚太清。

玉绳当坐转,银汉近人明。

上相思经济,诸公任老成。

不知前席夜,曾语及苍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