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医僧善正》
《赠医僧善正》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ēngshànzhèng
sòng / zhé

lǎoqièjiāngbiānzhàngxiāngchéngdōngshídàogōngfáng

yáncángjīngyǎnsānpéngyǒufāng

shēnyànyuǎnyóuānjìngshùyīnduōbìnggèngshēncháng

shíshíwèitánzūn宿céngnángōngdàochǎng

注释
老怯:年迈的人害怕。
瘴疠乡:有瘴气的地区。
公房:官舍。
五藏:五脏。
经眼:亲眼所见。
三彭:中医理论中的三尸神。
自有方:自己有解决方法。
身厌:厌倦。
远游:长途旅行。
安静默:宁静无声。
尊宿:前辈高人。
南公古道场:古代修行者的圣地。
翻译
年迈之人畏惧江边的瘴气之地,时常喜欢来到城东的官舍。
他详细讲述五脏六腑的经历,就像亲眼所见,提到消除三尸的方法自己已有打算。
厌倦了远游,他渴望宁静,医术因病痛而更加深厚。
他常常与我谈论前辈高人,他们曾进入南公的古老修行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给一位名叫善正的医僧的作品。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善正僧医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首句“老怯江边瘴疠乡”,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身处环境恶劣的江边瘴疠之地,显示出他对健康状况的忧虑。接着,“城东时喜到公房”表达了诗人对善正僧医的亲近与依赖,每当身体不适,他都会前往僧人的居所寻求帮助。

“历言五藏如经眼”一句,通过比喻,形容善正僧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了解深入透彻,如同医生阅尽经书一般。诗人相信善正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欲去三彭自有方”,暗示僧医能够祛除病痛,消除病根。

“身厌远游安静默”表达诗人渴望远离疾病,追求内心的宁静,而善正的医术和静默的关怀恰好满足了他的需求。“术因多病更深长”进一步强调善正的医术因长期积累而更加精湛。

最后两句“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表明善正不仅医术高明,还具有深厚的佛教修养,曾在南公古道场修行,这使他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予诗人精神上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赞扬了医僧善正的医术高超和高尚品德,体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醉蓬莱.冯尹父母双寿词

喜金鱼乍绾,玉节更颁,功名都就。

归老田园,松菊浑如旧。

往日中元,恰逢初度,又小春时候。

天降长庚星,垂宝婺齐膺眉寿。

堪羡君家,满庭玉树,数枝丹桂,谁论谢窦。

牛刀试割,百里贤声骤。

片片白云,东去乡园,迢递频回首。

綵衣遥拜,两袖清风,一杯春酎。

(0)

题惜花美人图

满苑芳菲映晓妆,折将春色媚高堂。

一声啼鸟且归去,秪恐清露沾衣裳。

(0)

清明日独坐感怀

清明南北异风烟,柳色莺声又隔年。

客里登临情易倦,亲前笑语梦常牵。

官閒且觅题诗伴,禄薄翻资负郭田。

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

(0)

题华氏抚弦小像

池台应未改,山水已希声。

妙寄丹青笔,深传绿绮情。

幽兰春日恨,别鹤夜堂惊。

何必雍门客,能令泪满缨。

(0)

拟冉冉孤生竹

离离寄生草,施彼南山松。

而我求婚媾,萑苕托飞蓬。

飞蓬易转荡,夫妇安得终。

结发不再期,弃我如飘风。

重闺咫尺间,君心邈千重。

彼美荆山璞,莹然白玉中。

良工不见剖,瓦砾相诟蒙。

君宁长弃捐,妾心守孤忠。

(0)

拟生年不满百

人生不百年,幼老居其半。

况复昼夜分,忧疾多萦绊。

但恐日不足,谁言乐未央。

无为效贪夫,扰扰声利场。

自昔惟轩辕,乘云游帝乡。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