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十一缚戎人》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十一缚戎人》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月]韵

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鹘。

但逢赪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

大将论功重多级,捷书飞奏何超忽。

圣朝不杀谐至仁,远送炎方示微罚。

万里虚劳肉食费,连头尽被毡裘暍。

华裀重席卧腥臊,病犬愁鸪声咽嗢。

中有一人能汉语,自言家本长城窟。

少年随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没。

天宝未乱犹数载,狼星四角光蓬勃。

中原祸作边防危,果有豺狼四来伐。

蕃马臕成正翘健,蕃兵肉饱争唐突。

烟尘乱起无亭燧,主帅惊跳弃旄钺。

半夜城摧鹅雁鸣,妻啼子叫曾不歇。

阴森神庙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荆棘深处共潜身,前困蒺藜后臲卼。

平明蕃骑四面走,古墓深林尽株榾。

少壮为俘头被髡,老翁留居足多刖。

乌鸢满野尸狼藉,楼榭成灰墙突兀。

暗水溅溅入旧池,平沙漫漫铺明月。

戎王遣将来安慰,口不敢言心咄咄。

供进腋腋御叱般,岂料穹庐拣肥腯。

五六十年消息绝,中间盟会又猖獗。

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

近年如此思汉者,半为老病半埋骨。

常教孙子学乡音,犹话平时好城阙。

老者傥尽少者壮,生长蕃中似蕃悖。

不知祖父皆汉民,便恐为蕃心矻矻。

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

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

(0)
注释
边头大将:边境上的高级将领。
健卒:健壮的士兵。
入抄:深入敌境袭击。
禽生:捕获敌人。
鹘:一种猎鹰。
赪面:红脸,这里指非汉族人。
戎羯: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
论功:根据功劳。
重多级:重视多级晋升。
捷书:胜利的报告。
超忽:迅速,突然。
圣朝:指唐朝,表示圣明的朝廷。
谐至仁:仁政达到极致。
炎方:炎热的地方,这里指南方边疆地区。
微罚:轻微的惩罚。
翻译
边境上的大将军派遣了健壮的士兵,捕获敌人比猎鹰还迅速。
只要遇到红脸的人就抓来,这些人一半是边境居民一半是戎狄。
大将军按功行赏重视多级晋升,胜利的文书飞速上奏异常迅速。
圣明的朝廷秉持仁慈不轻易杀戮,将俘虏远远送到炎热之地以示轻微惩罚。
万里迢迢消耗了大量食物,他们全身裹着毛皮衣裳忍受酷热。
华丽的褥垫上躺着满是腥味的人,病犬和哀鸣的鹧鸪声音哽咽。
其中有一人能说汉语,自称家乡本在长城脚下。
少年时随父亲戍守安西,亲眼目睹黄河、渭水、瓜州、沙州逐渐沦陷。
天宝年间未乱之前还有几年光景,但星辰预示着战乱即将蓬勃兴起。
中原发生祸乱边防变得危险,果然有如豺狼的敌人从四方侵袭。
敌人的马匹肥壮正得意,敌军吃饱了争相冲锋。
烽火四起没有了报警的烽燧,主帅惊慌失措丢弃了军旗和大斧。
半夜城墙崩塌鹅雁惊鸣,妻子哭泣孩子尖叫不停歇。
阴森的神庙也不敢依靠,脆弱的河冰怎能穿越。
在荆棘丛中共同躲藏,前有蒺藜后有危险摇晃不定。
天亮时敌人骑兵四散逃窜,古墓深林中尽是被斩首的尸体。
年轻的俘虏被剃光了头,老翁留下多被砍去双脚。
乌鸦和老鹰遍地是尸体,楼宇成了灰墙垣残破。
暗水流淌进入旧池塘,广阔的沙漠上明月铺洒。
戎王派人来安抚,心中愤慨却不敢言说。
进贡上等的羊羔以求安宁,哪知帐篷里挑选肥壮的牲畜。
五六十载没有家乡的消息,期间的联盟会议又嚣张起来。
望眼欲穿东方期待尧帝般的明君,心痛于正朝梳理汉人发饰的日子。
近年来这样思念汉地的人,多半因年老病弱或已葬身异域。
常教导孙子学习家乡的语言,还讲述往昔美好的城池。
如果老一辈逝去年轻一代成长,在蕃地长大的像蕃人一样悖逆。
他们不知道祖先是汉人,恐怕会为蕃人心甘情愿。
沿边养活了十万大军,为何不一鼓作气同时出击。
年年只抓到两三个人,如同精卫叼着芦苇想填平大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示了边疆地区的人们与汉族人的种种不同,以及战争带来的离乱与哀伤。诗中“但逢赪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一句,揭示了战事频仍,民族之间的界限模糊。"大将论功重多级,捷书飞奏何超忽"则展示了战争中的功绩与赏罚迅速传递的情况。

诗中还通过对边疆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如“荆棘深处共潜身,前困蒺藜后臲卼”,展现了边塞的艰苦与野性。同时,“乌鸢满野尸狼藉,楼榭成灰墙突兀”一句,则直接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而“老者傥尽少者壮,生长蕃中似蕃悖。不知祖父皆汉民,便恐为蕃心矻矻”则透露出边疆民族融合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于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恐惧。最后,“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民族融合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边疆生活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战争、离散和文化认同困惑的复杂世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过风门岭

客来自风门,飕飗撼两袖。

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

行行春日微,怪禽啼白昼。

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聊此寄小酌,馀酣掬山溜。

(0)

钓台

曾来天上宿,梦不离寒矶。

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

姓增江郡重,墓隔越山微。

千古登临意,凄凉带夕晖。

(0)

嘲丁大全·其二

移溪实壑误明君,惊动沿江十万军。

幸是不沈湘水死,有何面目见灵均。

(0)

梅花二首·其二

池边石陂陀,水光上梅梢。

石上古隶字,藓剥风萧骚。

树老花秀发,冰生香动摇。

只恐字磨灭,不愁花寂寥。

(0)

玉漏迟.和赵立之

并湖游冶路。垂堤万柳,曲尘笼雾。

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

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成远阻。

凤笺空寄,燕梁何许。

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管联吟,玉壶通语。

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

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空院宇。

东风晚来吹雨。

(0)

杂述·其五

毕方鹤而一足,鬼车鸺而九头。

物怪不知谁使,人身又复何求。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