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求言量独宏,谤书宣示举朝惊。
竟将忠爱怜苏轼,不许公卿害贾生。
绝塞乌头三月白,归装驼背一编轻。
旁观犹感君恩厚,何况亲为雪窖行。
圣主求言量独宏,谤书宣示举朝惊。
竟将忠爱怜苏轼,不许公卿害贾生。
绝塞乌头三月白,归装驼背一编轻。
旁观犹感君恩厚,何况亲为雪窖行。
这首清代诗人曾燠的《稚存蒙特赦归寄示塞外诗册奉答》表达了对圣主开明和公正的赞赏,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首句“圣主求言量独宏”描绘了皇帝广纳谏言的胸怀,显示出对言论自由的重视。次句“谤书宣示举朝惊”则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于直言敢谏者的关注与震动。
第三句“竟将忠爱怜苏轼”,以苏轼被贬但得到皇帝怜惜的典故,比喻自己虽遭贬谪,却仍能得到圣主的关爱。第四句“不许公卿害贾生”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不因权臣而打压忠良的决心,暗指自己的命运得到了保护。
第五、六句“绝塞乌头三月白,归装驼背一编轻”通过描绘边塞环境的艰苦和诗册的轻盈,寓言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对回归的期待和诗文的创作使心灵得以解脱。
最后一句“旁观犹感君恩厚,何况亲为雪窖行”,表达了诗人对圣主恩德的深深感激,即使旁观者尚且能感受到这份恩惠,亲身经历者更是感激涕零,尤其是想到自己曾经在艰难环境中行走,更觉皇恩浩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既表达了对圣主的忠诚和感恩,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展现了清代士人的风骨和情怀。
春宵已阑更点急,烟柳濛濛露花湿。
画堂深邃楼阁寒,碧纱窗中月华入。
早莺百啭催朝阳,簧言绮语何铿锵。
云飞雨敬梦初破,闻时满枕梨花香。
声宛转,十三弦高指拨软。
宫喉徵舌多改变,圆于珠,细于线。
韵玲珑,湘妃调瑟烟霭中。
珠缨宝玦遽相触,江风细响修篁丛。
或纤柔兮同彩缕,绣得轻烟纤微雨。
或轻丽兮如彩毫,画成晓景描春朝。
间关历落意不尽,花中似索鸾皇饶。
逡巡曙色浮林际,菊花毛衣金作袂。
一片苏张俊辩心,长与春皇巧游说。
春风与汝不相关,何事潜来入我园。
曲沼揉蓝通底绿,新梅剪綵压枝繁。
短莎乍见殊堪喜,鸣鸟初闻未觉喧。
凭仗东君徐按辔,旋添花卉伴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