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
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
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
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
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
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
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
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
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
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
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郑氏的女子的节烈精神,她面对生死离别的痛苦与困境,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勇气和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双凤”、“鸳鸯”、“连理枝”、“冰雪心肝”等,形象地表达了郑氏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 开篇即以“双凤”喻指男女之间的爱情,点明了主人公年轻时的爱情生活。随后,“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描述了两人相守两年后,突然面临分离的悲痛场景,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 这两句通过“啼鹃”、“血泪”、“鸳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分离的凄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郑氏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接着,“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则展现了郑氏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决绝,她愿意牺牲自我,坚守节操,维护社会伦理道德。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 描绘了郑氏在与亲人告别时的不舍与痛苦,她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的艰难处境,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最后,“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表达了郑氏对家人的宽慰与自我牺牲的决心,即使生命垂危,也无怨无悔。
整首诗通过对郑氏节烈行为的描述,不仅赞扬了她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节操的重视与推崇。诗中融入的历史典故,如“湘竹泪斑”、“望夫化石”,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郑氏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郑氏在生死离别面前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她对爱情、亲情和道德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力量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云锦仙翁人不识,多生九华茹芝客。
少年登览妙形容,三十七峰俱改色。
手捉高士淡墨图,烟云到处随卷舒。
珠玑衮衮入题咏,缣素往往争临摹。
雪潭四时溅飞雪,叹我幻躯方病渴。
何由得共山中人,脚踏寒流弄明月。
槐柳阴中数间屋,粗饭浊醪羹杞菊。
过门问字久无人,只有图书伴幽独。
剥啄是谁来叩扃,手持札翰趋吾庭。
风采九州安抚使,得得遣骑相招迎。
我愿识公从宿昔,贵贱殊途那易得。
亲染云笺贲草庐,惊喜盈怀仍叹息。
折节下士古所稀,岂意于公今见之。
况公位貌已崇重,英声凛凛威羌夷。
满堂宾客皆豪杰,从容何止谈风月。
野人自视殊缺然,或可为诗纪勋业。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于道均无害。
我生才甚下,志与俗子殊。
思贤惄如饥,觅句聊自娱。
惟公盛德人,君今乃行古。
富贵等云烟,词翰敏风雨。
荆湖十五州,玉节何煌煌。
门庭无杂宾,读书清昼长。
抠衣愿从游,自视亦何有。
未知函丈地,能著野人否。
公诚一顾之,足以为我荣。
淮南有石田,归趁春雨耕。
顷从武昌守,来哭清果墓。
老泪湿征衫,伤心不忍去。
焉知五载后,重到山崔嵬。
松柏倏已拱,宿草缠馀哀。
公乘使者车,忠厚神所赉。
远怀平生亲,斗酒相沃酹。
曩以门下故,获登君子堂。
招呼连屋居,此意讵可忘。
青春闭佳城,荣华竟消歇。
空馀千古名,不随世磨灭。
蓬莱定何处,神仙知有无。
徘徊重徘徊,悲风生坐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