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交亲满,归闲意有馀。
翻嫌旧坐宅,却驾所悬车。
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
上官唯揖让,半禄代耕锄。
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胜游如可继,还欲并园庐。
洛下交亲满,归闲意有馀。
翻嫌旧坐宅,却驾所悬车。
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
上官唯揖让,半禄代耕锄。
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胜游如可继,还欲并园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结束繁忙的公务之后,回到家乡,享受平静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洛下交亲满,归闲意有馀" 表明作者在洛阳城下与朋友告别后,返回家乡,心中充满了闲适的情怀。"翻嫌旧坐宅,却驾所悬车" 则是说他对过去居住的官舍产生了不满,而现在则驾起那悬挂着的马车,准备离开。
"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 描述了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吃得饱足,是因为有山中的和尚提供食物;头发轻松,是因为由侍女为他梳理。这种描写显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上官唯揖让,半禄代耕锄" 表示诗人在官场上的地位已经不再重要,他愿意放弃一部分俸禄,用以代替农具,去体验耕耘的辛勤。这样的写法,体现了诗人对官职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则是说在离别之后,时间流逝,如同秋天的雨水渐渐散去;而通过微风,他得知了远方亲友的一丝音讯。这里的“一字书”可能指的是简短的书信,或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即便是极为简短的信息,也能带来无限的安慰。
"胜游如可继,还欲并园庐" 最后,诗人表达了继续享受这种田园生活的愿望,并且想要将自己的住宅与园林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这不仅是对空间的规划,也是对心灵所求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作者从繁忙官场到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