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柬沈参军禹文》
《暮秋柬沈参军禹文》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参军逸气佩吴钩,烽火惊心又暮秋。

乱后登临仍有赋,望中风景独深愁。

边隅树色空军垒,东北笳声断戍楼。

应惜中原多猛士,几人相见话封侯。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名为《暮秋柬沈参军禹文》。诗中描绘了参军沈禹文在暮秋时节的感慨与忧思。

首联“参军逸气佩吴钩,烽火惊心又暮秋”,开篇即展现了一位身佩宝刀、英姿勃发的参军形象,在暮秋之际,烽火连天,战事频仍,令人心惊胆战。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肃杀,也暗含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颔联“乱后登临仍有赋,望中风景独深愁”,紧承上联,表达了在战乱之后,即便登高远眺,美景依旧,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深深的忧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更是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破坏的深切忧虑。

颈联“边隅树色空军垒,东北笳声断戍楼”,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边塞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凉,军营的壁垒在远处若隐若现,东北方向传来的笳声在空荡的戍楼上回响,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悲壮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边关的冷清与战士们的孤独。

尾联“应惜中原多猛士,几人相见话封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中原大地众多英勇之士的敬仰之情,并反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有多少人能够相聚一堂,谈论功名利禄。这句话既是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暗示了在动荡的时代里,个人命运的渺小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参军沈禹文在暮秋时节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和平、英雄主义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立秋后五日作·其二

争秋殊未已,酷热似城中。

水气暮方冷,林声朝尚空。

汗沾纨扇雪,香驻縠衣风。

菱藕充饥渴,佳人玉齿融。

(0)

贫居作·其十四

林园春色满,妇子喜归来。

大小花含笑,雌雄竹有胎。

寒随残雪尽,暖得早鸾催。

笭箵多渔具,河冰昨夜开。

(0)

雨大

雨大新成水,浑流满稻田。

沙痕微出草,野色淡含烟。

蜂食花须落,莺飞柳带牵。

人家新笋好,一一煮鱼鲜。

(0)

佛手柑·其十二

陀罗千手变,一果一如来。

清净身元好,青黄色更催。

应须甘露灌,复向宝林栽。

鹿女争持献,和枝折几回。

(0)

望月

秋光在何处,一半出斜曛。

与水寒相射,和烟白自分。

萤流七月火,鱼食一天云。

心忆乘鸾女,箫声不可闻。

(0)

放歌别戴十一

今朝春暖桃花多,为君张宴烹明驼。

酒酣慷慨高唱发,死生有命奈谁何。

王孙当日出裤下,含羞忍耻非无故。

北溟鱼起须扶摇,南山豹变繇烟雾。

君今贫贱何须愁,才气无双天所留。

庄蹻人肝可分食,伯夷薇蕨且莫忆。

隐忍终酬国士知,深沉不必时人识。

纷纷天下无贤良,豺虎皆化为侯王。

我今挽弓三石强,欲射不射心徬徨。

徬徨兮何极,临歧泪沾臆。

王陵有母发垂白,遇难不能供子职。

知君肝胆如青天,甘肥可托供朝夕。

鹜鸟将搏先戢翼,圣人将动必愚色。

丈夫所患独无身,我今且就朱家匿。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