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后五日作·其二》
《立秋后五日作·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争秋殊未已,酷热似城中。

水气暮方冷,林声朝尚空。

汗沾纨扇雪,香驻縠衣风。

菱藕充饥渴,佳人玉齿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之后五日的酷热与过渡时节的微妙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动态,以及人们在炎热天气中的生活状态。

首句“争秋殊未已”,点明了虽已立秋,但暑热仍未消退,仿佛在与秋天争夺季节的主导权。接着,“酷热似城中”一句,运用比喻,将炎热比作城市中的高温,形象地表达了夏日余威犹存的感受。

“水气暮方冷,林声朝尚空”描绘了傍晚时分,随着水汽的凝聚,空气开始变得凉爽;而清晨,树林中依然回荡着空旷的声音,暗示了早晨的宁静与凉意尚未完全到来。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日夜温差的变化。

“汗沾纨扇雪,香驻縠衣风”则将焦点转向了人物活动。纨扇上的汗水如同雪花般晶莹,暗示了人们在酷热中寻求清凉的方式;而衣物上的香气则随风飘散,体现了夏季特有的清新气息。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中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感受。

最后,“菱藕充饥渴,佳人玉齿融”两句,将话题转向食物和人物。菱角和莲藕作为夏季常见的食材,不仅能够解渴,还能满足人们对清凉口感的需求。佳人的“玉齿融”则可能是在描述吃下清凉食物后,牙齿感到的舒适感,或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这两句通过食物与人物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立秋前后酷热与凉爽交替的季节特点,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中所展现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采莲

春山懒妇忻昼眠,门前女伴邀采莲。

含嚬行过寒烟浦,瞥上兰舟悄无语。

寻花不见花深深,见花不折空愁心。

停桡看花红更腻,却自低头照秋水。

娟娟沙际月一痕,催归几棹菱歌喧。

叶底忽逢花并蒂,折归月下乞郎看。

(0)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一

乡里小儿真可怜,市朝大隐正陶然。

固应聊颂屈原橘,底事便歌杨恽田。

广陌遥知驹款段,曲池犹记鹭联拳。

对床夜雨平生约,话旧应惊岁月迁。

(0)

跋任才仲画两首·其一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

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

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0)

暮春叹

春深桃李争时节,千团红云万堆雪。

东风一夜吹欲空,曲径平池烂如缬。

城门猎猎双青旗,羲和促辔西南驰。

中原未有澄清日,志士虚捐少壮时。

(0)

寓居小庵才袤丈戏作

早衰甚畏寒,飕飕压空馆。

登阁望东庵,亭亭长一伞。

欣然愿暂寓,竹底门可款。

外看磔猬毛,仰视覆鹄卵。

席才置锥地,牖若窥天管。

瓦炉香不去,菅寝衾易暖。

颇疑渔庵结,又类土室窾。

家具止囊衣,弛担著亦满。

客来勿嗤陋,老我善用短。

犹能设胡床,相唤共茗碗。

(0)

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

我生无它长,所得静而简。

出仕三十年,不殖一金产。

四方到为家,所向不容拣。

南游极巨海,西戍掠危栈。

为州亦何好,且复占仕版。

俸不给淖糜,况敢事酒盏。晨兴坐堂上,符檄高?嵼。

藏书三万轴,一字不到眼。

胸中积磊块,叹息谁为铲。

浮生固如此,正可付一莞。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