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手柑·其十二》
《佛手柑·其十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陀罗千手变,一果一如来。

清净身元好,青黄色更催。

应须甘露灌,复向宝林栽。

鹿女争持献,和枝折几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手柑的形态与象征意义,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以“陀罗千手变”开篇,借佛教中的千手观音形象,暗示佛手柑的多姿多彩,以及其在精神世界中的丰富寓意。接着,“一果一如来”则点明了佛手柑作为“一果”的独特性,与“如来”般超凡脱俗的品质相呼应,强调了其内在精神的高洁与神圣。

“清净身元好,青黄色更催”,进一步描述了佛手柑的外观特征——其纯净的色泽与生长状态,青绿与黄色的交织,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喻了生命的活力与成长的韵律。诗人通过“清净”二字,表达了对佛手柑纯净本质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应须甘露灌,复向宝林栽”,这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甘露”与“宝林”概念,象征着对佛手柑的精心培育与滋养,以及对其所承载的智慧与慈悲的追求。甘露在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雨水,更是佛教中象征着智慧与解脱的神水,而“宝林”则是佛教圣地的象征,意味着佛手柑的成长环境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最后,“鹿女争持献,和枝折几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鹿女们争相捧着佛手柑献礼,甚至不惜折断树枝以获取更多的果实。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人们对佛手柑的珍视与崇拜,以及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通过鹿女的动作,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佛手柑作为吉祥物与供养之物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寓意,是一首富有禅意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悼丁普益居士二首·其二

十二年来愧道交,相从曾约共诛茅。

谁知道路多巇崄,不在高林在石巢。

(0)

书梁永祚扇头二首·其二

十载三朝野衲身,随缘拓钵未嫌贫。

犹馀閒日观云树,倚杖逍遥画里人。

(0)

示何世程

仕也邦为瑞,归与世作程。

大云门下士,不愧富公名。

(0)

净成阅工口占

当初结宇看容易,累石千层费巨财。

宝殿未成迟佛住,山楼粗就即僧来。

欲移杨柳沿堤入,拟凿莲池对户开。

双手如锥聊话会,一床锦绣待人裁。

(0)

哭石鉴覞子

八旬万里望寒原,倚杖山堂笑语温。

欲启蒋生当日径,俄招宋玉百年魂。

孤松日暮怜归鹤,断壑春深泣夜猿。

从此掩关忘岁月,不知谁是我儿孙。

(0)

李别驾入觐回署适当诞日作诗寄之

万里朝天归早秋,西风昨夜报山楼。

去时忆别愁青黛,回日逢生尚黑头。

杨柳旧烟仍系马,梧桐新月照牵牛。

王程鞅掌年方壮,共喜恩荣发艳讴。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