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
问谁所构堂,轩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当时冠。
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
吹箫横落日,画茜如云散。
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
临流赋新诗,意气共称叹。
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
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
台倾鸟雀下,阑坏凫鹥乱。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
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
问谁所构堂,轩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当时冠。
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
吹箫横落日,画茜如云散。
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
临流赋新诗,意气共称叹。
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
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
台倾鸟雀下,阑坏凫鹥乱。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山水田园与人文遗迹交融的画卷。"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开篇以阴郁而宽阔的城楼和潺潺流水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询问堂屋的来历,得知是唐代刺史所建,其人才华横溢,宴饮宾客皆为才子俊彦,显示出昔日的繁华景象。
"吹箫横落日,画茜如云散",夕阳西下时分,悠扬的箫声与斑斓的晚霞相映成趣,生动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诗意。"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则描绘了军事演练的壮观场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活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战争与变迁使得昔日的繁华不再,只剩下"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的寂静。"台倾鸟雀下,阑坏凫鹥乱",描绘了遗址的破败,只有南山的青翠依旧,成为眼前唯一的永恒。
整体来看,张羽的《碧澜堂》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诗中既有壮丽的景色描绘,又有深沉的历史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