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音好鸟来陇西,翠衿红嘴架上栖。
金屋花深隔娇女,纱窗如烟传笑语。
银绦系胫不得飞,人前饮啄矜毛衣。
园中歌舞晓携出,高挂绿杨迷一色。
富家买尔巧舌声,那闻布谷催春耕。
吴音好鸟来陇西,翠衿红嘴架上栖。
金屋花深隔娇女,纱窗如烟传笑语。
银绦系胫不得飞,人前饮啄矜毛衣。
园中歌舞晓携出,高挂绿杨迷一色。
富家买尔巧舌声,那闻布谷催春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鹦鹉的生动形象与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鹦鹉的外貌、习性以及它在主人生活中的角色一一展现出来。
首先,鹦鹉的“吴音”和“好鸟”之名,暗示了它的声音甜美动听,如同江南女子的柔美话语,令人陶醉。接着,“翠衿红嘴”描绘了鹦鹉鲜艳的羽毛和鲜红的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鹦鹉栖息于“金屋花深”的环境之中,可见其生活环境的奢华与舒适,与娇女相隔,更添几分神秘与高贵。
“纱窗如烟传笑语”,通过轻盈的纱窗,传出的是主人的欢声笑语,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鹦鹉虽被“银绦系胫”,却依然保持着骄傲的姿态,享受着主人的宠爱,其“矜毛衣”的行为,展现了它对自身美丽的自豪。
“园中歌舞晓携出,高挂绿杨迷一色”,描述了鹦鹉与主人一同参与园中活动的情景,它仿佛成为了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共同享受着自然的美好。最后,“富家买尔巧舌声,那闻布谷催春耕”,点明了鹦鹉在富贵人家的地位,它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还以其巧舌善言,为主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鹦鹉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人们对宠物的喜爱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