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裁衣》
《裁衣》全文
明 / 董少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芙蓉江北雁飞飞,燕子矶边人未归。

只怕沈郎腰已瘦,迟回难寄旧时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i
míng / dǒngshǎo

róngjiāngběiyànfēifēiyànbiānrénwèiguī

zhīshěnlángyāoshòuchíhuínánjiùshí

鉴赏

这首《裁衣》由明代诗人董少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句“芙蓉江北雁飞飞”,以雁群南迁的景象开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含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雁群的飞翔,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的漂泊与追寻。

次句“燕子矶边人未归”,将视线转向燕子矶,点出人物的所在之地。燕子矶,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也是情感寄托的象征。未归的人,可能是远方的游子,也可能是心中难以忘怀的故人,表达了对归期的期盼与等待。

“只怕沈郎腰已瘦”一句,借用了杜牧《赠别》中的典故,沈郎即指杜牧,其诗句“沈郎腰肢瘦”常被用来形容相思之苦导致身体消瘦。这里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的内心变化。

最后一句“迟回难寄旧时衣”,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在古代,衣物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情感交流的媒介。主人公无法将旧时的衣物寄给对方,既体现了时空的距离,也反映了情感的隔阂。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哀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思念。

整体而言,《裁衣》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思念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

董少玉
朝代:明

董少玉,生卒年事迹均不详。西陵(今属湖北)人,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麻城周宏讑(字元孚)继室。其夫官至监察御史。少玉聪慧绝伦,喜读史、汉及诸子书,为诗词,皆有韵致。著有《董少玉诗》一卷。
猜你喜欢

题绝胜亭

孤鸿落照下沧洲,人在云间选胜幽。

好梦知君依魏阙,此生惟我识荆州。

卜居支遁应同志,载酒山公已绝忧。

他日澄江净如练,主人端在塞垣秋。

(0)

观澜堂·其二

铃阁文书得少休,故将湖水慁清眸。

似从天姥逡巡坐,拟放仙槎自在流。

具眼不随千派转,此身元并一沤浮。

羌谁戏墨通三昧,信是人间万法俦。

(0)

中江道中

江枫摇落市烟青,石壁方严水面平。

若问滩流何太咽,定随行客学吞声。

(0)

和人游嵩韵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

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

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

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

(0)

宋英宝宣德自杞至邑将复东还见遗途中诗次韵和之以见惜别

思君仍岁此相逢,后夜梦魂无复东。

白纻泪痕何处恨,故园花信几番风。

归来可喜似新燕,惜别预愁如去鸿。

老矣奈何春半老,悠悠万事付杯中。

(0)

满江红·其一丁丑登均州武当山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真可羡,林泉客。

真可叹,尘埃役。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

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

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