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真可羡,林泉客。
真可叹,尘埃役。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
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
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真可羡,林泉客。
真可叹,尘埃役。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
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
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春天游历镇日山的景象。开篇即透露出旅者的疲惫与马匹的无力,反映出旅途的艰辛和长久。但即便如此,旅者仍旧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将所见之物化作图画,供吟诵笔下。涧水清澈其声如玉石轻敲,岭云洁白如碧玉浮动,这些自然美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林泉生活的羡慕和对尘世牵绊的叹息。旅者似乎在自嘲,自己虽然身处险峻却又不得不追逐功名,这种矛盾的心境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峰神物境”和“几千万壑仙人室”,则是对武当山灵秀非凡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
末尾,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名节后便归来,与同道中人相互寻访。这不仅是对旅途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精神家园的一种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