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
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
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
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陶渊明生活态度和文学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赞美。下面是对这段诗句鉴赏:
首先,“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自然变迁的情景。作者通过“人间红叶”指代秋天的枫叶,这些曾经鲜艳如火的枫叶已经不见踪迹,暗示着生命力与美丽终将消逝。接着,“膏沐谁为百草容”,则是说春天滋养万物的甘露(膏沐)又该归功于哪一位神灵,而“百草容”指代的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在这个季节中生长繁盛。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生命力旺盛与凋零交替的哲理。
其次,“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两句则是直接赞美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和他的高洁品行。这里的“霜杰”指的是陶渊明清廉自守,不为世俗所动摇的操守;“同时谥贞秀”,则是在说陶渊明在当时就已被誉为有贞节与秀美之德的人物;“抗衡惟许老蟠龙”表达的是,只有那些品行高洁如同古代圣人般的老者,才能与陶渊明相提并论。这里用“蟠龙”来形容这些老者,是因为蟠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神秘和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对陶渊明深刻理解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旺盛与凋零交替,以及对品行高洁者的赞美。
世网谁所张,四弥天宇大。
万情本一机,矻矻同此在。
徐君经世心,心乃超世外。
趣静缘有动,无显奚用晦。
姑为辟俗去,示世无吾待。
结庵定其迁,初不惮一再。
容膝得胜处,外物了纤芥。
有山自烟云,有水可灌溉。
百丈峙翠屏,千寻拖碧带。
床头三圣书,会意谢分挂。
天山得要旨,肥遁元非内。
此名扁此室,吾诗傥容配。
笔端吐阳春,胸次著云梦。
袖中匠石斤,规矩随意中。
君侯道艺乐,不许俗子共。深堂埃?外,平日文字供。
默对八窗静,不但十年种。
妙语落人间,一一万金重。
平反与进修,并作旨甘奉。
只今衣五綵,颇亦笛三弄。
何人侍板舆,觞豆燕群从。
鸰原春事繁,雁影天宇空。
傍睨枭雉呼,或作邹鲁閧。
纷纷手翻覆,纳纳腹空洞。
汲直合居中,器博滞近用。
初计拔薤来,竟息憩棠讼。
翛然拥书坐,竹风助吟讽。
更听雏凤鸣,未妨蜚鸿送。
今皇志复古,俗有后宾贡。
斯文属耆儒,夏屋况巨栋。
江汉继崧高,谁当第嘉诵。
县知尹吉甫,缩手辟张仲。
《题张仲思孝友堂》【宋·陈造】笔端吐阳春,胸次著云梦。袖中匠石斤,规矩随意中。君侯道艺乐,不许俗子共。深堂埃?外,平日文字供。默对八窗静,不但十年种。妙语落人间,一一万金重。平反与进修,并作旨甘奉。只今衣五綵,颇亦笛三弄。何人侍板舆,觞豆燕群从。鸰原春事繁,雁影天宇空。傍睨枭雉呼,或作邹鲁閧。纷纷手翻覆,纳纳腹空洞。汲直合居中,器博滞近用。初计拔薤来,竟息憩棠讼。翛然拥书坐,竹风助吟讽。更听雏凤鸣,未妨蜚鸿送。今皇志复古,俗有后宾贡。斯文属耆儒,夏屋况巨栋。江汉继崧高,谁当第嘉诵。县知尹吉甫,缩手辟张仲。
https://shici.929r.com/shici/52pBT3BD.html
刘郎何所有,寒碧二百本。
方渠懋进脩,藉尔伴萧散。
妙处鼻观领,翛然市声远。
朱墨五千卷,日力自缱绻。
久闻伯仲间,珠璧各椟韫。
一笑挹此君,方外得嵇阮。
饥凤吟夜良,斑犀散春晚。
惯尝推枕听,肯作芼羹挽。
长翁纪幽致,一字粲褒衮。
谱传渭川孙,石屹益州笋。
行当荐惊雷,龙跃闯天阃。
功名有咄嗟,世道计舒卷。
平昔对床约,里闬规息偃。
大屋俯婵娟,昼绣替前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