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
丁男无转徙,弧卒有来迎。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廉材遗训在,努力继家声。
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
丁男无转徙,弧卒有来迎。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廉材遗训在,努力继家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海丰薛县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丁男无转徙,弧卒有来迎。"
开篇即描绘出一个边疆安宁的景象,"境"指的是边界或国土,"潮阳"可能是特定地区的名字,这里泛指南方某地。"传闻盗已平"表明当地的匪患已经被剿灭,社会秩序得到恢复。而"丁男无转徙"和"弧卒有来迎"则分别描写了民众生活的安定以及军队的警戒状态。整体上,这四句传达了一种平静与期待的心境。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是对即将离去之人的嘱咐和期望。"东作千村急"可能是在告诫友人要迅速完成在东方的任务,而"南官几个清"则可能是在提醒友人在南方任职时要保持廉洁。
"廉材遗训在,努力继家声。"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廉材"指的是清廉之才,而"遗训"则是先辈留下的教诲。这两句诗是在劝勉友人要继承家庭的美德,保持自己的清正品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嘱咐和期望,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板荡中原,三百载、文明消歇。
最心痛、岳爷死后,无人争烈。
精卫恨填东海湿,胡兵醉踏中华月。
笛声来、一曲念家山,思归切。孤臣操,冰与雪。
沧桑感,谁能灭。忆当时愤把,唾壶敲缺。
炸弹轰残豺虎窟,河山染遍鲸鲵血。
庆重生、再见汉衣冠,唐宫阙。
翠屏绣枕。喜此际、玉人同凭。
甚小撷园芳,联趋街鼓,心事徊徨未省。
直把红丝牢牵系,始会得、温柔情性。
想射雀诞词,乘鸾虚约,为伊销尽。人定。
商量课绩,勤劳堪并。
料不似寻常,画眉深浅,但向妆台弄影。
琴瑟声谐,蕨薇歌好,应共水长山永。
梅蕊绽、更著风催,结子伫看调鼎。
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
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高歌鼓枻,鸥边长是寻盟去。
头白江南,看不了何况,几番风雨。
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晖、别有越中真趣。
孤啸柘篷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
水荭摇晚,月明一笛潮生浦。
欲问渔郎无恙否,回首武陵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