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薛十七巨源》
《寄薛十七巨源》全文
宋 / 许景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茅屋西山曲,携书喜见过。

别离惊岁月,淹泊奈时何。

末俗皆浮诞,斯文肯琢磨。

后生馀力在,吾意已蹉跎。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名为《寄薛十七巨源》。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薛十七巨源相聚于茅屋西山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学识修养的赞赏。

首句“茅屋西山曲,携书喜见过”,点明了相聚地点和方式,诗人带着书籍来到这曲径通幽的西山茅屋,与友人相会,心中满是喜悦。接下来,“别离惊岁月,淹泊奈时何”两句,诗人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分别后的日子里,岁月匆匆,自己漂泊在外,不知何时才能安定下来,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末俗皆浮诞,斯文肯琢磨”则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末俗指世俗风气,浮诞意为轻浮不实,斯文则是指传统学问和道德规范。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而他本人却愿意花费心思去琢磨、学习,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追求。

最后,“后生馀力在,吾意已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许以及对自己年华虚度的自责。他认为年轻人还有余力去学习和成长,而自己已经感到岁月的流逝,似乎在某些方面有所耽误或浪费。这种自我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许景衡

许景衡
朝代:宋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猜你喜欢

古意八首·其四

孔明感三顾,幡然扶汉家。

一朝赤星陨,竟使蜀妇髽。

雄图虽未竟,万世常咨嗟。

老瞒志意满,一笑蛮触蜗。

(0)

后哀哉行

前年强寇至,仓忙避空谷。

我里数百家,及归半鱼肉。

去年南军来,讵意行杀戮。

纵暴与寇等,十家九家哭。

今年迎北军,膜拜卷两足。

死者归涂泥,存者依草木。

惊魂苦未定,乃复遭驱逐。

凄凄廛市间,寒月照逃屋。

乾坤等覆持,圣明均喣育。

而我天降凶,伊谁怨荼毒。

哀哉勿重陈,回首诉力牧。

(0)

道过茌平县感马周事

卧驾驴车入博州,青山淡淡夕阳愁。

翻思故国今何在,枉抱忠肝似马周。

(0)

浙中象外诸友寄新作

肝胆重重楚越分,别来不愿见诸君。

那知熟血重相喷,涴却三千里水云。

(0)

送舜禅往庐山

行脚须具行脚眼,当以前辈为标格。

近来丛席说庐山,禅子竞趋不吴越。

汝今直往虎侯溪,一香三拜依位立。

棒如雨点打将来,当下知归方是行脚事云毕。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六十

佛病祖病,正在膏肓。

文殊是药采将来都用不著,杜顺灸猪左膊上亦错商量。

东湖水点菖蒲茶,个是单传海上方。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