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荔支词·其四十四》
《广州荔支词·其四十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锦苞初擘露华红,掌上寒光映月空。

玉女之浆不忍咽,当年太华事相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荔枝的诱人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荔枝的色泽、质感以及与古代传说的关联,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

首句“锦苞初擘露华红”,以“锦苞”形容荔枝的外皮,犹如精美的织锦,初开时便透出鲜红的光泽,如同露珠般晶莹,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娇艳欲滴。接着,“掌上寒光映月空”一句,将荔枝置于人的手掌之上,通过“寒光”二字,不仅强调了荔枝的光泽,还暗示了一种清凉、高洁之感,仿佛在月光下更显其独特魅力。这种将荔枝与月光结合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赋予了荔枝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玉女之浆不忍咽”一句,运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玉女浆”来比喻荔枝的甘甜,表达了对荔枝美味的赞叹之情。这里不仅赞美了荔枝的口感,更是通过“不忍咽”这一细节,展现了品尝者对这美味的深深喜爱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荔枝与古代神话故事的某种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一句“当年太华事相同”,将眼前的荔枝与古代传说中的“太华”(可能指华山或与华山相关的神话)相联系,暗示了荔枝不仅在外观、口感上令人惊艳,在文化意义上也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某种共鸣。这种跨时空的联想,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激发了读者对于荔枝背后文化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历史传说,使读者在欣赏荔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江如晦·其一

萧寺姑分一日光,人生同调稳相当。

空斋夜语规前哲,带酒论文恐老狂。

三献三休真琬琰,一前一却笑螳螂。

君家江左才名旧,会向长涂一振骧。

(0)

目疾

天公嗔我眼长白,故著昏埃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对,损读方奇定有功。

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證圆通。

(0)

香炉寺

道边绕庙占疏凉,郊远山连草树荒。

果有祖师传印在,为予试热一炉香。

(0)

登岩顶谒靖应祠

独寻空翠到仙家,夹路香传数里花。

欲快平生无碍眼,烟霞顶上看烟霞。

(0)

挽王夫人·其一

秋山萧萧兮,连山之冈。有幽一宫兮,千古其藏。

毓野堂之世则兮,绵瓜瓞以承芳。

来宗牖而自度兮,如奉姑嫜。

相君子之婉婉兮,发轫康庄。

囿一世之天兮,遽瘗佩而沈璜。

秋风萧萧兮,连山之冈。

(0)

和伯兄新竹韵

丛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脚。

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

片绿吐新梢,员粉露残箨。

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

群居不嫌密,独步岂疏略。

是为石笋瑞,不负岁寒约。

清标凛三世,有倡不予酢。

谁与共栽培,莫至风声落。

怀古不成寐,伤今政作恶。

纵有题诗人,人面定非昨。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