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
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
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
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
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
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
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
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
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
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
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
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
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登朝之日,对奏君主,展现其才华与抱负的场景。开篇“贾谊登朝日”即设定了一个历史性的参照,仿佛将读者带入古代政治活动的氛围中。“终军对奏年”则透露出士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职责。
接着,“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一句,显示出士人的学识与勇气,同时也映射出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这里的“崇贤”可能是指某个官衙或者特定的位置,暗示着士人所处的环境及其地位。
“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一句,则表达了对这位士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舍之情。这里的“将别”意味着即将分别,而“更留连”则是希望能够延长这次的相聚。
以下,“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一句,描绘了士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既有动作(驾车、拱坐),也有静谧之感(面对林泉)。这里似乎隐含着士人的情操和与自然的亲近。
“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写,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表现出一种寂寞之感。水边的寒冷、天空中的大雁,以及秋末无虫鸣叫的情形,都在营造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继续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这里的露水、山月和霜花都构成了一个清冷、宁静的夜晚画面,而“石路烟”的出现,则在视觉上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最后,“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一句,表达了士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识的渴望。这里的“高谈”暗示着士人的理想,而“无与慰”则透露了一种无法得到安慰的情感状态。同时,“迟尔报华篇”可能是指期待能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士人生活和情操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知识、才能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解巾侍云陛,三命早为郎。
复以雕龙彩,旋归振鹭行。
玉书期养素,金印已怀黄。
兹夕南宫咏,遐情愧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