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发江潭,采莲渡湘南。
宜须闲隐处,舟浦予自谙。
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篸。
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崭嵌。
棹歌发江潭,采莲渡湘南。
宜须闲隐处,舟浦予自谙。
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篸。
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崭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喜爱闲适生活、远离尘世的愿望。
“棹歌发江潭,采莲渡湘南。”一开篇,诗人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在江边荡漾之乐,唱着歌谣,同时也在采摘着荷花,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做的闲适之举。这里,“棹歌”指的是划船时所发出的歌声,而“湘南”则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名,通常指的是湖南省一带。
接着,“宜须闲隐处,舟浦予自谙。”诗人表达了寻找一个安静隐秘之地的心愿,这里用了“宜须”的字眼,意味着这是一个适合长久居住的地方。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自己在船上,悠然自得的状态。
下两句,“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篸。”则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在这里,“罗衣”指的是用罗纹布料制成的衣服,而“碧玉篸”则是形容马缰的美丽。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物质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欣赏。
最后,“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崭嵌。”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船只能够平稳地穿行于水道之中,而不必去计较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这里,“舟楫”指的是船上的桨杆,“路崭嵌”则形容道路的崎岖不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平衡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