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吹落九门霜,直北天寒雁几行。
辽海飞云人倚剑,燕山斜月客思乡。
关河入望愁无际,砧杵谁家捣未央。
逆旅不堪频吊古,昭王台畔草茫茫。
金风吹落九门霜,直北天寒雁几行。
辽海飞云人倚剑,燕山斜月客思乡。
关河入望愁无际,砧杵谁家捣未央。
逆旅不堪频吊古,昭王台畔草茫茫。
这首《秋日书怀》由清代诗人朱雅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金风吹落九门霜,直北天寒雁几行”,以金风(秋风)起笔,点明季节,霜降预示着秋天的寒冷,而雁阵南迁则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杀、寂寥的氛围。
颔联“辽海飞云人倚剑,燕山斜月客思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辽海之上,云雾缭绕,诗人仿佛在倚剑远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燕山之巅,斜月映照,游子的心绪随着月光流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颈联“关河入望愁无际,砧杵谁家捣未央”,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关河之间,愁绪蔓延至无尽之处。砧杵捣衣声,是古代妇女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发出的声音,此处借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念。
尾联“逆旅不堪频吊古,昭王台畔草茫茫”,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难以忍受频繁地回忆往事。昭王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历史遗迹或诗人记忆中的某个地方,其上草木茂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秋日书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孤独、思念与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黄鹤初出胎,骨格已惊众。
翩翩谢嚣尘,飒爽自神纵。
朝飞出芝田,夕饮下云梦。
宁知风露质,乃系世轻重。
有如贤达人,胸腹抱空洞。
观时自隐显,岂待吹嘘送。
会看九皋鸣,一一律吕中。
阅岁千六百,群飞接鸾凤。
寒空夜作山林声,打窗窸窣饥鼠行。
褰帷忽怪窗淡白,开门雪飞纵复横。
天上瑞花开又落,庭下疏梅初破萼。
忍寒耐苦发孤妍,似与老人甘落莫。
遥怜国难何时清,嗣皇求衣天未明。
长蛇封豕欲荐食,执笔固陋惭书生。
皇天悔祸今可卜,乞与江湖比岁熟。
莫言此雪不乐饥,便是天公真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