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柯早得秋,羁鹤易知晓。
幽人带星起,古木叫孤鸟。
帘影一丈高,曙色万里杳。
人稀苍茫内,树立浩荡表。
安知南征云,不自厌纷扰。
秋光接岩气,终觉风味少。
红矜木蓉丽,白惜渚莲夭。
观妄眼已空,触物思还悄。
贺公岂真狂,有激或成矫。
归登神圣台,一笑万缘了。
危柯早得秋,羁鹤易知晓。
幽人带星起,古木叫孤鸟。
帘影一丈高,曙色万里杳。
人稀苍茫内,树立浩荡表。
安知南征云,不自厌纷扰。
秋光接岩气,终觉风味少。
红矜木蓉丽,白惜渚莲夭。
观妄眼已空,触物思还悄。
贺公岂真狂,有激或成矫。
归登神圣台,一笑万缘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诗人罗公升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秋天早晨的宁静与寂寥。首联“危柯早得秋,羁鹤易知晓”写出了秋意已浓,连枝头的枯柯和孤独的飞鹤都能感知季节的变换。接着,“幽人带星起,古木叫孤鸟”描绘了诗人早起时的孤独,星光下起身,古木间传来孤鸟的啼鸣。
“帘影一丈高,曙色万里杳”通过窗帘投下的光影和远方渐亮的天色,渲染出黎明的朦胧与辽阔。诗人身处人烟稀少的广阔天地,内心感受着苍茫与浩荡。“安知南征云,不自厌纷扰”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秋光接岩气,终觉风味少”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清冷,少了些许世俗的热闹。接下来的“红矜木蓉丽,白惜渚莲夭”则通过描绘红木芙蓉的艳丽和白莲的娇嫩,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观妄眼已空,触物思还悄”表达了诗人看透世事后的超脱心境,意识到一切皆为空幻。最后以“贺公岂真狂,有激或成矫”点出诗人并非狂放,而是借狂放之态抒发内心压抑的情感。整首诗以“归登神圣台,一笑万缘了”收束,寓意诗人回归内心,超脱尘世,达到一种豁达的境界。
一片松阴,半庭梧叶,纵横占满空阶。
授衣时节,砧响隔墙来。
渐老懒亲刀尺,褰帘望、秋色佳哉。
真难料,千馀里外,来看木樨开。
叹阎浮狭小,斗争坚固,利嫁名媒。
怕胸中块垒,辜负新醅。
但使逍遥鹏鴳,知何事、荏苒萦怀。
高楼晚,孤鸿别浦,乡思忽相催。
秋江水浅红蕖落,寒英又遍江岸。
画船歌歇,西风渐紧,绮罗重换。鸳鸯拆散。
但留得、寥天一雁。带衰杨、萧疏几线,杳杳斜阳晚。
那更新霜溅,渡萧辰、恁般清怨。
溪花落尽,剩娉婷、尚疑人面。
待插银瓶,怕憔悴、愁颜莫展。
更伊谁、无情酒盏向汝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