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轩危槛百花堂,朝宴歌钟暮已荒。
中散狱成琴自怨,步兵厨废酒犹香。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
力保山河家又庆,秪应中令敌汾阳。
飞轩危槛百花堂,朝宴歌钟暮已荒。
中散狱成琴自怨,步兵厨废酒犹香。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
力保山河家又庆,秪应中令敌汾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颇具深意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情感体验。"飞轩危槛百花堂,朝宴歌钟暮已荒",这里的“飞轩”指的是高耸的车轮,比喻权力的高位;“危槛”则是形容楼阁的险峻;“百花堂”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现在已经被弃置不用。朝廷中的宴会和歌钟声早已成为了过去,暮色中只剩下荒凉。
"中散狱成琴自怨,步兵厨废酒犹香"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哀愁的情绪。“中散”可能是指官职的降低或失去;“狱成琴”则形容身处困境,如同琴弦断裂无法弹奏。个人情感上的自怨,和军队厨房废弃的美酒仍旧留有余香,都在表达一种曾经辉煌如今却已凋零的情景。
接下来的"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环境和时间流转的意境。夜幕降临,小鸟在风中的池塘边安歇,它们的鸣叫声充满了朱红色的高大建筑;而秋天的雨水冲刷着小桥,萤火虫在画梁上闪烁。
最后,“力保山河家又庆,秪应中令敌汾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诗人希望能以坚强的力量保护国家的山河,以及家庭的安宁,同时也在期待着能够响应中央的命令,抵御来自汾阳方向的敌人。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以及民族大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蛮烟渔火接鲸波,树树花枝处处歌。
况是天涯好行乐,莫教憔悴鬓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