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鸿声乱雨声,乱鸿过水雨过城。
江天晚霁归僧阁,草木风威感寇兵。
终古亭台秋色逝,看人行旅楚山横。
每怀昔日邻船女,傍篴葭边吹到明。
千百鸿声乱雨声,乱鸿过水雨过城。
江天晚霁归僧阁,草木风威感寇兵。
终古亭台秋色逝,看人行旅楚山横。
每怀昔日邻船女,傍篴葭边吹到明。
这首诗描绘了渡江时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画面感。
首句“千百鸿声乱雨声”,以鸿雁的鸣叫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纷扰而略显混乱的氛围,暗示着旅程中的不平静。接着,“乱鸿过水雨过城”一句,通过鸿雁飞过水面、雨过城头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态与变化的感觉,同时也预示着旅途的继续。
“江天晚霁归僧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随着雨后晚霞的消散,江面恢复了平静,僧阁在远处显得格外宁静,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而“草木风威感寇兵”则将自然界的微风吹动草木的声音与战争的阴影联系起来,暗示了和平与动荡之间的微妙关系。
“终古亭台秋色逝”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亭台楼阁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被遗忘,秋天的颜色也渐渐褪去,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最后,“看人行旅楚山横”描绘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坚韧,楚山横亘,象征着前方未知的挑战与坚持。
尾句“每怀昔日邻船女,傍篴葭边吹到明”则以对过去的回忆结束全诗,邻船女子的笛声在芦苇边回响至深夜,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旅途孤独的一种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