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角珠庭映伏犀。扶摇当上凤凰池。
广寒曾折最高枝。
壮志还同诸葛膝,清名还似紫芝眉。
梅花春寿酒行迟。
月角珠庭映伏犀。扶摇当上凤凰池。
广寒曾折最高枝。
壮志还同诸葛膝,清名还似紫芝眉。
梅花春寿酒行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月角珠庭映伏犀",以月光照射在如珠般明亮的庭院中,比喻庭中玉色木犀(一种植物)在月光下晶莹剔透,犹如伏犀(古代瑞兽,象征吉祥)的光芒。"扶摇当上凤凰池",诗人借木犀的形象表达自己渴望仕途升迁,如同木犀在风中扶摇直上,最终进入象征朝廷高位的凤凰池。
"广寒曾折最高枝",暗指诗人有着高尚的追求,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希望能达到人生的巅峰。"壮志还同诸葛膝",将自己比作诸葛亮,表达了坚韧不拔的志向和忠诚的品格。"清名还似紫芝眉",以紫芝(仙草)的清高之名比喻诗人的清白名声,如同紫芝的秀美眉毛。
最后一句"梅花春寿酒行迟",以梅花的坚韧和春天的长寿酒(寓意庆祝长寿)相映,暗示诗人虽有壮志,但行事稳健,不急于求成,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性的持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志向、清白的名声以及对仕途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