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邓未孩冯上仙曹愚公招饮淮河楼上看演黄粱传奇》
《秋夜邓未孩冯上仙曹愚公招饮淮河楼上看演黄粱传奇》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秦淮河上低杨柳,歌舞楼中小月明。

异地谁教宾作主,同襟方见弟和兄。

已从戏局还看梦,纵使诙谈总自清。

一曲游仙催漏短,贪欢怕是听鸡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淮河楼上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深邃的情感。首句“秦淮河上低杨柳”,以秦淮河为背景,低垂的杨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歌舞楼中小月明”一句,将画面转向楼内,月光洒在小楼之上,映衬着歌舞的热闹与欢愉,形成鲜明对比。

“异地谁教宾作主,同襟方见弟和兄”两句,通过对比异地与同地,宾主与兄弟的角色转换,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与深刻哲理。在不同的场合下,人们的身份与关系会发生变化,但真正的友情与亲情却能跨越时空,显现真我。

“已从戏局还看梦,纵使诙谈总自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游戏还是梦境,都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真实世界。诙谐的谈吐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清明与纯净,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曲游仙催漏短,贪欢怕是听鸡声”以游仙之曲结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在享受欢愉的同时,也预感到了未来的离别与孤独,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时间等主题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赠别毛行九兼寄其从父子霞

仆不与时为俯仰,虽在人间少还往。

逢君一揖酒未消,当时不及论宗党。

昨来再见通姓名,世交于汝为弟兄。

我父之师君从祖,凤毛麟角相峥嵘。

少年何处求高价,足迹依稀遍天下。

笑谈满座自生风,咳唾为珠皆照夜。

黄鹤高楼十载前,襄阳逋客曾周旋。

君家名辈信杰出,后先卓荦多英贤。

闻将翰墨动天子,三召比来皆称旨。

老翁七十复何求,出处千秋在青史。

如君健足乃绝尘,燕台可以空群伦。

贫来赠别无杯酒,为报襄阳旧隐人。

(0)

寄曾省之

分居岭北南,异地幸同心。

匪石能攻玉,如兰即断金。

君从卜肆隐,予卧海门深。

春别不曾送,秋风劳夜吟。

(0)

赠大化上人

草屋苍凉老此身,重岩花木不知春。

故乡南岳三千里,君在山中见几人。

(0)

白云洞

不知云瀑处,隔岭隐轻雷。

峭壁排天出,垂虹捲雨来。

石床荒积藓,瑶草入流杯。

即此堪遗世,山阿多桂材。

(0)

忆昔行

东风寒食踏芳郊,一种春来豆蔻梢。

闻道花田今寂寞,采花人向小梅坳。

(0)

端阳海上词

舣棹梅家沜,晶盘荐荔枝。

珊瑚骄妾眼,鹦鹉劝郎卮。

带绾同心结,衣悬续命丝。

广州香茉莉,开落鬓边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