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其二》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其二》全文
明 / 郑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九王旧好漫相寻,椒室沉沉月色侵。

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历史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场景构建,展现了历史变迁中人物命运的复杂与纠葛。

首句“九王旧好漫相寻”,以“九王”象征众多的王权与势力,暗示了历史上的纷争与权力更迭。这里的“旧好”既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暗含着对过往关系的怀念与追寻,但“漫相寻”则透露出这种追寻的徒劳与无奈,预示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椒室沉沉月色侵”一句,通过“椒室”这一特定的宫廷建筑,营造出一种幽闭、寂静的氛围,而“月色侵”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与孤寂,仿佛月光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哀愁与哀婉。

接下来,“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宫廷内部,通过宫监的反应,展现了对旧主的突然重逢所引发的复杂情感。这里既有对过去荣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特别是“频闻悲怨到更深”,不仅强调了情感的强烈与持续,也暗示了这种悲怨情绪的深远影响,如同夜深人静时的回响,久久不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悲凉,以及历史变迁对人心的深刻触动。

作者介绍
郑经

郑经
朝代:明   字:贤之   号:式天   生辰: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籍贯福建泉州,延平王郑成功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郑经于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谥号文王。
猜你喜欢

寿丞相庆七十五首·其五

自辟翘材馆,才随数路求。

兰苕和露摘,橘柚带霜收。

味适方调鼎,装轻不驾舟。

有怀吟未尽,独鹤远山头。

(0)

湖亭酌王史君纪事并呈看花诸君子

红雨斑斑点嫩苔,朱轮轧轧碾轻埃。

园公不作橘中隐,康节肯从花外来。

莺啭树林添道韵,鸥分江色献诗材。

篮舆便载春归去,谁管酴醾芍药开。

(0)

和李宪使·其二

比岁兵戈息,山民幸有秋。

麦畦翻雨种,瓜圃带霜收。

墐户夕熏鼠,荷蓑晨饭牛。

使家廉到骨,清议在锄耰。

(0)

寿范洁斋·其三

泸水风涛七载还,今年赢得在家山。

临流领客清溪上,滴露抄书翠竹间。

晚计作堂应未晚,閒居成赋恐难閒。

云昏八表边烽息,须得伊人护玉关。

(0)

寿史石泉二首·其一

胸次玻瓈湛不摇,高风炯炯揭冰条。

昆墟已泻南轩派,蜀贡犹传北斗杓。

问学有源天一水,文章无尽海门潮。

三滩五渡多人物,难得公家月指标。

(0)

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

拔出飞鸟上,图画难为容。

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

遗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

人去邈不反,洞壑空藏龙。

侧行苍崖烟,俯仰求灵踪。

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

安能久尘土,倾倒相迎逢。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