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

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

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

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

(0)
翻译
临近黎明时分我沉睡得特别深,浑然不觉窗外已经天明。
高大的梧桐树下洒落着清冷的露水,过夜的鸟儿发出带有寒意的鸣叫声。
忧虑难道真的与胡须有关?秋天的到来使我白发更多。
病弱的身体连丧子之痛都承受,仿佛增添了岁月带来的哀伤。
注释
临晓:清晨。
睡偏重:睡得很沉。
窗已明:窗外天已亮。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清露:清凉的露水。
宿鸟:过夜的鸟儿。
寒声:寒冷的声音。
愁岂:忧虑怎能。
关须事:与胡须相关(古人认为愁多会催生白发)。
添雪茎:增添白发。
病身:病弱的身体。
哭子:丧子之痛。
老来情:老年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感受到的秋天萧瑟与悲凉之情。"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表达了诗人因为沉重的梦境而没有察觉到黎明的到来,这里的“晓”指的是早晨,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其中“高梧”可能指的是树木或枝条,“清露”与“寒声”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中,“愁岂关须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忧虑,而“秋来添雪茎”则是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秋天萧瑟景象中的植物凋零,"雪茎"指的是因寒冷而枯萎的植物,这里借此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和对衰败之物的感慨。

最后两句“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则是诗人在疾病中对于已故去的爱子的哀痛,以及这种哀痛如何成为他晚年无法抹去的情感。"病身"指的是诗人的身体状况,而"仍哭子"则表达了深刻的悲伤和不舍。"并作老来情"则是将这份哀痛与对生命无常的体验联系起来,成为他晚年难以释怀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病中对于生活、死亡和衰败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亲身经历的悲痛。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岳公祠

墓门朱戟碧湖中,湖上桃花相映红。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

英雄几夜乾坤博,忠孝谁家俎豆同。

肠断两宫终朔雪,年年麦饭隔春风。

(0)

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

桃李晴曛禁苑烟,銮舆新幸北郊旋。

团花靺鞈蒐春日,细柳旌旗拊髀年。

一道甲光将雪借,千群马色截云鲜。

谁兼将帅为天子,共喜文皇九叶玄。

(0)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三登云龙山

兹山表徐方,经过屡登眺。

偶然寻旧游,策蹇偕所好。

荒亭何萧瑟,落日春风峭。

河山挟霸气,四顾雄怀抱。

嗟此古战场,岂容隐者傲。

缅思放鹤人,无乃非高蹈。

不见山下湖,清如眉眼照。

河势欲吞山,湖能益山貌。

此中岂有意,河怒湖则笑。

(0)

送华将军归隐

南越东吴有战功,闲心无那逐冥鸿。

只言归卧青山好,何处青山非世中。

(0)

夜泊彭山江口

锦城平日暖,旅泊始知寒。

犍蜀中分地,岷峨相向看。

冈连三女冢,水疾二郎滩。

芦苇风吹急,萧萧汉将坛。

(0)

夜登石钟山

湖口行人旷,山门入树幽。

钟鸣片石夜,月满九江秋。

洞里悬渔网,岩前过客舟。

醉歌仍未已,清露湿沧洲。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