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霭无定态,松石乃益奇。
个当忘言诠,䛁䛁复奚为。
岚霭无定态,松石乃益奇。
个当忘言诠,䛁䛁复奚为。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雾气缭绕、松石相映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句“岚霭无定态”,以“岚霭”象征山间的云雾,用“无定态”表达出云雾变化莫测、难以捉摸的特点。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次句“松石乃益奇”,紧承上句,将视线转向山中的松树与岩石。在云雾的衬托下,松石更加显得奇特、壮观。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接下来的“个当忘言诠”,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感慨。他认为在这种情境下,语言似乎变得苍白无力,无法完全传达出内心的震撼与感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
最后一句“䛁䛁复奚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似乎在思考,即使有再多的语言也无法真正捕捉到自然之美,那么这些语言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诗蕴含着对语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松石奇绝的自然景观,并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语言局限性的思考。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飞阁凌太虚,晨跻郁峥嵘。
惊飙触悬槛,白云冒层甍。
太阴布其地,密雨垂八纮。
仰观固不测,俯视但冥冥。
感此穷秋气,沈郁命友生。
及时未高步,羁旅游帝京。
圣朝无隐才,品物俱昭形。
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
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
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
郊途住成淹,默默阻中情。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
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
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
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
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
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
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
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