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名为《菩萨蛮(其二)次圭父回文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暮江寒碧萦长路”描写了黄昏时分,江水清冷,水边植被繁茂,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小道。这里的“暮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晚景氛围,而“寒碧”则形容江水清澈见底的美丽。
紧接着,“路长萦碧寒江暮”似乎是在回味刚才描绘的情景,将之重复,增强了画面感和意境的深度。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像是徜徉在这条小道上,不忍离去。
“花坞夕阳斜”一句,则是转换了视角,描述了一处有花的地方,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这不仅描绘出景象,也带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斜阳夕坞花”则将刚才的情景再次反复,通过这种重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的珍视。
“客愁无胜集”表达了旅途中的寂寞和思念之情。这里的“无胜”意味着无法超越或忘记,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集胜无愁客”则是对先前情绪的一种转化,似乎是在告诫自己要将这些思念收藏起来,不再为其所困。
最后,“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清醒时的深情,又有醉酒之后的放纵,形成了一种醒与醉、情与不情之间的微妙张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重复和反转句式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深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