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何用白衣来,旋买官醪亦可杯。
笑问黄花前日事,未生陶令为谁开。
门前何用白衣来,旋买官醪亦可杯。
笑问黄花前日事,未生陶令为谁开。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刘晓窗九日韵(其一)》。诗中通过对白衣人和官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九月九日)时的闲适情怀。
“门前何用白衣来”,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白衣者可能是来访者,而诗人对此表现出一种不解和好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接着,“旋买官醪亦可杯”则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的生活状态——购买了官府所售的美酒,准备与亲朋好友共酌。这里的“亦可杯”暗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情趣。
下两句,“笑问黄花前日事,未生陶令为谁开”,则是诗人在重阳节时,对着菊花(黄花)发出了感慨。历史上有名将陶渊明曾隐居于此,他种菊自娱,表达了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诗中的“笑问”表现出一种淡定和幽默,而“未生陶令为谁开”则是对陶渊明是否真的为后人开创了隐居生活方式的一种调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态度,似乎在说,如果陶渊明尚未出生,那么他所开创的隐居生活又是为了哪些人而设立呢?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庐山俯长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选胜地,好景相属连。
东林最幽旷,殿阁含飞烟。
馨香满天下,无如远公莲。
社客方散后,零落七百年。
之人远同调,绿绮非丝弦。
不可倾耳授,但许心相传。
迷津苦难渡,人以师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时穿蜡屐,问法浮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