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柳寒鸦散,南飞三两群。
争巢愁落日,反哺逐归云。
度岭联还断,抢风聚更分。
城头霜月苦,哑哑不堪闻。
隋柳寒鸦散,南飞三两群。
争巢愁落日,反哺逐归云。
度岭联还断,抢风聚更分。
城头霜月苦,哑哑不堪闻。
这首《暮鸦》描绘了黄昏时分乌鸦归巢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隋柳寒鸦散”,开篇以“隋柳”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寒鸦散去,既展现了乌鸦归巢的场景,也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这一句通过“散”字,形象地描绘了乌鸦四散飞翔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着,“南飞三两群”,进一步描述了乌鸦成群结队向南飞行的画面。这里的“三两群”不仅数量不多,也暗示了乌鸦归巢的急迫性。同时,“南飞”二字则暗含了季节变换的信息,乌鸦的迁徙行为是自然界中对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
“争巢愁落日,反哺逐归云”,这两句诗将乌鸦的行为赋予了情感色彩。乌鸦在争抢巢穴的同时,心中充满对落日的愁绪,这愁绪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归宿的渴望。而“反哺”一词,源自乌鸦的孝顺行为,这里用来形容乌鸦为了归巢而不顾一切的努力,体现了动物间的亲情与责任。同时,“逐归云”则形象地描绘了乌鸦在天空中追逐云朵,寻找归途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度岭联还断,抢风聚更分”,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乌鸦飞行的动态过程。乌鸦在山岭间穿梭,时而聚集,时而分散,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反映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乌鸦群体行为的多样性。同时,“抢风”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乌鸦在风中飞行时的敏捷与努力,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最后,“城头霜月苦,哑哑不堪闻”,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了乌鸦归巢后的环境。霜月之下,城头显得格外凄凉,乌鸦的叫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悲苦。这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强化了乌鸦归巢后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综上所述,《暮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鸦归巢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亲情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君不闻吴江秋,莼鲈之兴难淹留。
又不闻楚江秋,琵琶拨尽相思愁。
秋江之别不可送,今古别离只如梦。
阳关三叠酒一樽,富贵功名竟何用。
故乡云树长青青,故乡父老难为情。
挥鞭落日一回顾,十里五里长短亭。
马鸣萧萧趱行色,舟子舣船官渡侧。
鹧鸪啼罢岭猿哀,目送行云一凄恻。
汝之水,旴之川,秋波淡淡秋山连。
离情莫为江波牵,家山一别心茫然。
飞鸿满天秋色里,悲风瑟瑟中夜起。
采石江边怅望人,至今万斛愁难洗。
何人写此秋江图,使我一见重嗟吁。
江淹之赋说不尽,离愁别怨无时无。
十月流澌不成冻,异客他乡只如梦。
玉溪邂逅忽盍簪,青眼相看各神竦。
万里番禺不倦劳,此身端为斯文重。
岂无献赋誇甘泉,岂无勋策图凌烟。
丈夫荦荦自有志,立身行道非偶然。
孤猿独鹤渺何许,新诗满幅来鸾笺。
要追苏李凌鲍谢,肯与馀子争媸妍。
芗溪之滨有逆旅,清兴留人不能去。
信知王事有程期,千载风云一朝遇。
鹢路何曾限吴楚,大舶中流夹双橹。
明朝回首隔钟陵,水阔天低雨如雾。
漆园有椿松,郁郁生涧阿。
凤叶青参差,虬枝碧嵯峨。
冰霜久凝冱,雨露频渐磨。
高视天壤间,阅历年岁多。
下结百亩阴,上悬千丈萝。
秋天立苍镠,春风响鸣珂。
中有纯孝人,筑室数仞过。
滫瀡事甘旨,志养亲色和。
白鱼入厨馔,黄雀在网罗。
鲤庭多燕閒,怡颜盻庭柯。
柏府方筮仕,庭前乌尾讹。
愿推孝养心,四海沾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