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起秋风,群芳倏凋悴。
感此嗟余生,反为形所累。
偶得紫汞方,服食仙可至。
钟鼎误时人,吾将从此逝。
独有贫贱交,如何一旦弃。
岁晏起秋风,群芳倏凋悴。
感此嗟余生,反为形所累。
偶得紫汞方,服食仙可至。
钟鼎误时人,吾将从此逝。
独有贫贱交,如何一旦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诗中“岁晏起秋风,群芳倏凋悴”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诗人由此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如同这秋日的花朵一样,被外在的形态所束缚和限制。
接着,“感此嗟余生,反为形所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反思,认为自己被肉体和形式所束缚,无法自由地追求内心的渴望。这种对身体和物质世界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
“偶得紫汞方,服食仙可至”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紫汞方是一种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诗人想象通过服用此类仙药,可以超越生死,达到永恒的存在状态。这种对不死之身的追求,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延续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然而,“钟鼎误时人,吾将从此逝”表明诗人意识到世俗的权力和财富(钟鼎)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或永恒,反而可能成为束缚和累赘。因此,他决定放弃这些世俗的追求,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解脱。
最后,“独有贫贱交,如何一旦弃”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朋友的珍惜。在追求个人解脱的过程中,诗人意识到那些与自己精神契合、不以富贵贫贱论交的朋友,是他在世间最宝贵的财富。面对即将离开尘世,诗人对这些贫贱而真挚的友谊充满了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命、死亡、追求与放弃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探讨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还触及了人类共有的生命议题,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
绛节引雕戈,鸣驺动玉珂。
戎城去日远,汉使隔年多。
雁宿常连雪,沙飞半渡河。
明光朝即迩,杕杜早成歌。
终过盟津书,分明梦不虚。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
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櫑鞞乾霹雳,斜汉湿蟾蜍。
追琢垂今后,敦庞得古初。
井台怜操筑,漳岸想丕疏。
亦冀铿珉佩,终当直石渠。
此身多抱疾,幽里近营居。
忆漱苏门涧,经浮楚泽潴。
松栽侵古影,荤断尚芹菹。
语嘿曾延接,心源离滓淤。
谁言姓琴氏,独跨角生鱼。
出入土门偏,秋深石色泉。
径通原上草,地接水中莲。
采菌依馀蘖,拾薪逢刈田。
镊挦白发断,兵阻尺书传。
避路来华省,抄诗上彩笺。
高斋久不到,犹喜未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