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冰峨峨春不融,璧月皎皎夜常满。
明河入望浩无津,欲往从之人甚远。
层冰峨峨春不融,璧月皎皎夜常满。
明河入望浩无津,欲往从之人甚远。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长湖以南的景色。诗人薛季宣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冰层覆盖、月光皎洁、银河浩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层冰峨峨春不融",冰层堆积得高耸,春天的温暖似乎无法融化它们,暗示着季节更替的缓慢与寒冷的持续。"璧月皎皎夜常满",满月如同玉璧般明亮,照亮了夜晚,给人一种永恒与宁静的感觉。"明河入望浩无津",银河映入眼帘,其广阔无垠,仿佛没有尽头,象征着宇宙的深邃和无限。"欲往从之人甚远",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这种壮丽景色的愿望,却因距离遥远而难以实现,蕴含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白首盟心日,祇园独坐时。
鹏抟三万里,椿寿八千期。
海宇仪公望,吾邦颂鲁尼。
游神本淡漠,赋性自希夷。
常灌门前李,深编户外篱。
春风拂客座,时雨润枯枝。
东海为仙醴,庐山作寿卮。
独怜多病客,无路一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