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造次有新诗,吞吐珠玑不自奇。
寸管久期窥变豹,深丛今幸见孤罴。
高情陶谢犹能及,圣处阴何讵得知。
乞与金丹换凡骨,飞遨祇恐乏仙姿。
经行造次有新诗,吞吐珠玑不自奇。
寸管久期窥变豹,深丛今幸见孤罴。
高情陶谢犹能及,圣处阴何讵得知。
乞与金丹换凡骨,飞遨祇恐乏仙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题为《上潘舍人(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日常行走中即兴创作诗歌,虽不自视甚高,但笔下流淌出的诗句犹如明珠般璀璨。他以观察自然中的豹变和孤罴来比喻自己的诗才,暗示了对诗歌变化多端和独特风格的追求。
诗人提到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高雅情怀,认为自己还能达到他们的水平,但在诗歌的深刻和高妙之处,恐怕连圣人都难以完全理解。诗人渴望通过诗歌提升自我,甚至愿意用金丹(道教修炼物,象征长生不老)来换取凡俗之躯的升华,以追求更超凡脱俗的艺术姿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信,以及对艺术至境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