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
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两不相伤,其德乃长。
神鬼洋洋,降之百祥。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拱璧虽宝,不如此道。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累土毫末,九层合抱。
千里之行,足下非早。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修己以安,尧舜犹难。
圣人无难,慈以胜残。慈故能勇,勇而不踊。
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
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
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
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两不相伤,其德乃长。
神鬼洋洋,降之百祥。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拱璧虽宝,不如此道。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累土毫末,九层合抱。
千里之行,足下非早。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修己以安,尧舜犹难。
圣人无难,慈以胜残。慈故能勇,勇而不踊。
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
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
此诗《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七)》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内容深邃,寓意深远,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开篇“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以烹饪比喻治国,强调治理国家要谨慎小心,如同烹制新鲜食材,不能急躁,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接着“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进一步阐述,无论治理国家的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像烹饪一样,细心处理,最终都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两不相伤,其德乃长”、“两得所欲,其道乃笃”、“牝牡相浴,其人似玉”等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才能长久发展。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累土毫末,九层合抱”、“千里之行,足下非早”等语句,揭示了道的深奥和积累的重要性,强调了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伟大的成就往往源自于细微之处的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大于细,图难于易”、“无为无味,乃无难事”则强调了在追求伟大目标时,应从细节入手,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畏艰难,方能成功。
最后,“修己以安,尧舜犹难”、“圣人无难,慈以胜残”、“慈故能勇,勇而不踊”、“执无兵捧,行无敌恐”等句,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及慈爱、勇敢、和平的重要性。通过这些诗句,郭之奇传达了道家哲学中关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还蕴含了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炼丹成数究。进水火、抽添六阳时候。
严严虎龙开,卷清风匝地,两情精媾。雷轰宇宙。
渍玉蕊、灵芝吐秀。
待药垆、火冷冰凝,方是雪肌成就。
身富香喷兰麝,内放金光,夜明如昼。冲虚德懋。
表清净,果无漏。
罄色空都泯,魄纤魂圣,地厚天高远透。
向三清、妙选丛中,已争领袖。
廓玄览神清,性净健体轻驰。无涯炳焕光飞。
月样披离。挥霍千灵变态,触处头头显仪。
念慧除迷。拍怀冰莹赴瑶池。
嘉宾燕会,散异香、氤氲绛帏。
乐奏清音相陪,庆饮神怡。
无生体段,笑傲归、真境宠绥。
浩劫圆明,迥超无上混希夷。
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爇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瑶池会。
丹灶为冈,清洋蟠绕,昔居王远家庄。
八山耸翠,四水聚贤良。
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韵琅琅。
金童报,九霄传送,无外我容光。
空生初请问,真如善应,大法空王。
演苦空般若,左右圆方。
立教分乘引度,通十地、诸圣藏岁。
虚空里,希夷大道,洗劫永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