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三度过飞来,识面攒眉祇古台。
商舶不闻钟梵去,渔灯仍傍鹭洲回。
功名绊迹心弥淡,儿女关情梦亦哀。
遥望白云何处所,独怜新月照青梅。
两年三度过飞来,识面攒眉祇古台。
商舶不闻钟梵去,渔灯仍傍鹭洲回。
功名绊迹心弥淡,儿女关情梦亦哀。
遥望白云何处所,独怜新月照青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多次游览飞来寺的深刻感受。首联“两年三度过飞来,识面攒眉祇古台”点明了诗人对飞来寺的频繁造访,以及面对古台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现状的忧虑。颔联“商舶不闻钟梵去,渔灯仍傍鹭洲回”通过对比,展现了往昔与今日的变迁,昔日繁华不再,只有渔火与白鹭相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颈联“功名绊迹心弥淡,儿女关情梦亦哀”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家庭情感的深切关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尾联“遥望白云何处所,独怜新月照青梅”以景结情,将思绪引向远方,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北省春率旱,十岁九忧常。
今年诚厚幸,值我巡南邦。
奏书每开读,频报甘膏滂。
大抵符旬期,雨后即宜旸。
二麦可冀收,黍禾苗俱长。
齐鲁一律然,额手为民庆。
惟是西南鄙,仍多沮洳乡。
荆山亟疏治,积水奈汪洋。
所涸未及半,播种不可望。
为此弗宁居,更筹救民方。
喜音复北来,二寸沃绿秧。
惊慰继以疑,行看怀新良。
忧喜总因农,忧多喜每忘。
嗟此两鬓间,安得不点霜。
河水日以高,河堤日以起。
漾舟度高邮,城庐见堤底。
无计使之与堤平,生灵所系惊心视。
前度淮城命砌石,兹审缓急略可恃。
无已下策仍用之,縻帑固非所惜已。
愧我犹无疏瀹能,责人尽职斯非理。
巩固崇墉保障资,费期实用而已矣。
路入绝尘路,居真太古居。
湖山秀不尽,此处独留馀。
步步踏奇石,声声听冷泉。
香垆峰下瀑,一半借来悬。
穿石登丹梯,凭楼出绿树。
旷览破天悭,豪吟惬始遇。
把臂合佺乔,决眦入寥廓。
振衣天风寒,西湖真一勺。
会得留馀意,境将福不穷。
门应高大著,往事有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