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
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
企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
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
危阁堕泠风,空棂塞寒霭。
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
所欣道人韵,敷坐肃相对。
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
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
企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
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
危阁堕泠风,空棂塞寒霭。
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
所欣道人韵,敷坐肃相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宝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思考。
首句“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以“树”、“南冈”、“云”、“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树影与山冈相互映衬,午后的阳光被低垂的云层遮蔽,整个画面显得既宁静又朦胧。
接着,“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描述了作者在细雨中的行踪,他披上衣物,手持拐杖,漫步在荒凉的树林边缘,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企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诗人遥望远处的宫殿,感叹其历史悠久,岁月悠长,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与怀念。
“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通过对比青翠的竹子与破旧的红墙,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对话,以及自然之美与历史沧桑的交织。
“危阁堕泠风,空棂塞寒霭”,危楼之上,冷风吹过,窗户之间弥漫着寒冷的雾气,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又深邃的意境。
“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诗人看到书架上排列着丰富的藏书,其中不乏珍贵的典籍,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重。
最后,“所欣道人韵,敷坐肃相对”,诗人欣赏道人的风度,与之相对而坐,气氛庄重而肃穆,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深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