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游览道林寺四绝亭时,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鉴赏的心情和体验。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这两句直接指出诗人所面对的是宋代诗人的作品,特别是杜甫的诗歌,表明这些诗歌充满了豪放的风格,并且这种气势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诗人独自一人前来,在这里度过了一整天的时间,用心去品味和观赏这些诗作,就像用布去拂去秋天落在地上的尘埃一样,将心中的尘垢也一并清扫。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古老的石头在寒冷中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而春天的松树则脱去了年迈的鳞片,来比喻诗人的心境和生命力。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位高僧安静地坐在寺庙中,其眼神之所以宁静,是因为他看到了前来参观的客人在吟诵诗歌时所表现出的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鉴赏,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艺术境界和深邃生命力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历史文化氛围中获得心灵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苍岩何巍巍,壁立倚晴汉。
中有一泓泉,淅沥下岩半。
绿萝水帘泻,触石星珠散。
纡回坐成池,隐隐白虹粲。
岩栖者谁子,跬步得幽观。
徬徨此水侧,日夕味爻彖。
烱然生道心,旧染如濯盥。
不学蒙园叟,偶尔事空玩。
养正思古人,因之重三叹。
太守王公家太行,埋玉虽久声琅琅。
我观东海笔循吏,生色澹沲如登堂。
公初作官不择禄,海上二州成善俗。
后来坐治海丰城,百姓至今犹聚哭。
西安大郡称关中,贤守只云王海丰。
当时去思耿未已,棠阴白草悲秋虫。
人言仕学皆前定,阴功不似公家盛。
三世相传五马符,前有金华后安庆。
安庆高文如乃公,不久报政蓬莱宫。
玺书锦袍还旧物,墟里一日生春风。
我忆王公渺何处,遗泽不随漳水去。
观风使者问先贤,认取庭前古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