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亩溪田竹径通,道情交态只渔翁。
青山夜入孤帆远,碧水秋澄一槛空。
自以蛙声为鼓乐,聊将草色当屏风。
莫言酷学无知己,未必王音不荐雄。
三亩溪田竹径通,道情交态只渔翁。
青山夜入孤帆远,碧水秋澄一槛空。
自以蛙声为鼓乐,聊将草色当屏风。
莫言酷学无知己,未必王音不荐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画卷。首句“三亩溪田竹径通”,简练地勾勒出一片隐于自然之中的小天地,竹径通幽,透露出一种淡泊与超然。接着,“道情交态只渔翁”一句,点明了居住于此的主人是一位渔翁,他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青山夜入孤帆远,碧水秋澄一槛空”两句,通过夜幕下的青山与远处孤帆的对比,以及清澈碧绿的秋水与空荡荡的栏杆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夜晚的山色与远方的帆影,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而秋水的澄清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宁静。
“自以蛙声为鼓乐,聊将草色当屏风”这两句,诗人以蛙鸣自比鼓乐,以周围的草色作为装饰,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乐趣与自然之美。蛙声虽非人类的音乐,但在诗人看来却能带来愉悦;草色虽普通,却能成为观赏的对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最后,“莫言酷学无知己,未必王音不荐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志向的自信。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中,也并不意味着没有知己或无人赏识。这里的“王音”可能象征着君王或社会的认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与期待,即即便身处隐逸,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个人价值的坚持,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君在南山南,水阔云漫漫。
我在北山北,木落天地宽。
所思不可见,孤峰碧巑岏。
片云遥相望,脉脉一水间。
水流渺何许,抚松独盘桓。
人生有离合,把酒欲问天。
何以寄所思,取琴倚风弹。
一弹不成调,再弹谁与言。
抱琴耿无寐,月落空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