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谁种碧琳琅,日日春风绕画堂。
海上月明吹玉笛,令人错认是潇湘。
山阴谁种碧琳琅,日日春风绕画堂。
海上月明吹玉笛,令人错认是潇湘。
这首诗以“咏竹”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以及竹林间月光与笛声交织出的宁静与深远意境。
首句“山阴谁种碧琳琅”,以“碧琳琅”形容竹叶的翠绿光泽,仿佛山阴处生长着一片珍贵的翡翠,引人遐想。接着,“日日春风绕画堂”一句,将竹林置于春日和煦的风中,画堂即为诗人所居之处,春风轻拂,竹影婆娑,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清新的氛围。
“海上月明吹玉笛”一句,将视角转向远方,想象在海上的明月下,有人吹奏着悠扬的玉笛,笛声穿越夜空,与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不仅描绘了竹林之外的美景,也暗示了竹子所象征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最后一句“令人错认是潇湘”,点明了竹子与潇湘(古代湖南地区,以竹林著称)的关联,让人误以为眼前的景象便是那片著名的竹林。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竹子美丽景色的赞叹,也暗含了对竹子所代表的自然之美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与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薄海波光映碧天,潮阳风景正悠然。
高峰层次凌云起,远树低横向水眠。
却忆留衣寻旧迹,还惊飞锡涌新泉。
杖筇游岳他年事,啸傲东山此日缘。
拂袖归来,閒管领、烟霞除目。
算得是、与人无竞,高飞黄鹄。
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
脱身时、还剩辟疆园,浮生足。尊酒在,残书读。
拳石小,沧州绿。有风亭月榭,醉弹丝竹。
嫩箨雨抽堂下笋,苍皮霜洗窗前木。
倩丹青、写出虎头痴,山公屋。
梦迹尘江管。事影向、邮亭断。
粘窗蝶粉,过墙莺语,浓雨孤馆。
料鄂君、怅望先魂乱。更满地、成秋苑。
念佳期、如流水,锦帷仙佩天远。
因叹晓妆人,金杯滟、欢意无限。
羯鼓促花奴,恨春事迟缓。
又争知、好景难驻,都寻到、密围繁香畔。
行乐便须早,奈何人间晚。
吟壶酽风露,人坐空明,林木满带潮声。
天涯今夜起惆怅,摇摇灯梦零星。
沧江送人去,剩疏阴梧井,怨粉莲亭。
团圆惯凝,甚秋光、一半关情。
休更望高怀远,霓舞任抛残,瑶殿深扃。
何意魂销仍在,飞乌南树,哀雁严城。
绣床倦笛,纵伤心、莫诉云屏。
怕芳尊难洗,蘋花易老,明镜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