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
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
这首诗《对月咏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个人际遇与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与感慨。
首句“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那时梅花盛开,行道两旁的桐树浓荫覆盖,如今却已满布檐下,暗喻时间的流转和物是人非。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即使在清静的夜晚,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愧疚和反思。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约束的挣扎,他渴望像读书时的专注与击剑时的勇猛,但现实中的种种束缚让他感到难以承受。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仿佛在风中吹奏哀婉的折杨柳曲,在梦中追随湘江上的船只。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流露出诗人对短暂人生与欲望之间的矛盾,感叹自己可能过于贪婪,让自然(象征命运或宇宙)感到不满。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描述了诗人饮酒自慰的情景,虽然醉酒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仍然充满忧愁。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表明诗人对世人嘲笑其寂寞生活的回应,他并不甘心于这种状态,但又无法改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成为能够游历五湖四海的主人,但又意识到生命有限,难以实现。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通过击打残缺的月壶,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静静地倾听城门鼓声,暗示着夜深人静,一天即将结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