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以往缘何事,可惜年光付淼漫。
已听鹃声不归去,且从马上报平安。
残宵漏尽无多雨,近海楼高特地寒。
况是故人临别际,平明风雪满林端。
出门以往缘何事,可惜年光付淼漫。
已听鹃声不归去,且从马上报平安。
残宵漏尽无多雨,近海楼高特地寒。
况是故人临别际,平明风雪满林端。
这首诗是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期所作,名为《除夕有怀广州故人兼送刘申叔元日东渡》。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远离家乡和朋友的思念。
"出门以往缘何事,可惜年光付淼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难留的感慨,"可惜年光付淼漫"更是直接点出了对岁月流失的哀伤。
"已听鹃声不归去,且从马上报平安。"
这里通过听闻杜鹃鸣叫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已经踏上了离别之路,同时也在告知故人自己的平安,这种方式传递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残宵漏尽无多雨,近海楼高特地寒。"
夜晚即将过去,没有多少雨水,只剩下近海之楼特别的寒冷。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寂寞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况是故人临别际,平明风雪满林端。"
在告别的时刻,诗人特意提及故人,那么深厚的情谊,在平淡如水的风雪中显得更加沉甸和浓重。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抒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光、离别、自然环境以及故人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