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有馀兴,回策跻东峰。
窈窕越深谷,入林更几重。
濯垢沐寒泉,披襟涤尘容。
神飙自远至,吹挟万壑松。
茫茫具区出,空阔澄心胸。
波上见林屋,云气成白龙。
排虚望八极,六合一蚁封。
□然啸鸾凤,手摘青芙蓉。
岩栖倘有人,税驾欣相从。
登眺有馀兴,回策跻东峰。
窈窕越深谷,入林更几重。
濯垢沐寒泉,披襟涤尘容。
神飙自远至,吹挟万壑松。
茫茫具区出,空阔澄心胸。
波上见林屋,云气成白龙。
排虚望八极,六合一蚁封。
□然啸鸾凤,手摘青芙蓉。
岩栖倘有人,税驾欣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锡山登高远眺太湖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登眺有馀兴,回策跻东峰”点明了诗人登山的目的和心情,既有登高远眺的兴致,也有回归自然的渴望。接着,“窈窕越深谷,入林更几重”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曲折与神秘,仿佛穿越了重重迷雾,深入幽静的森林之中。
“濯垢沐寒泉,披襟涤尘容”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洗涤心灵的过程,通过沐浴泉水,拂去身上的尘埃,也洗净了内心的烦恼。这不仅是身体的净化,也是精神的升华。
“神飙自远至,吹挟万壑松”描绘了一阵清风从远方吹来,带着山间松涛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让人心旷神怡。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传递自然之美的使者。
“茫茫具区出,空阔澄心胸”则表达了诗人站在山顶,面对广阔无垠的太湖时,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开阔。太湖的辽阔与宁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波上见林屋,云气成白龙”描绘了太湖上的景象,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隐约可见林屋的倒影,而云雾缭绕中,仿佛有一条白龙浮现,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壮丽。
“排虚望八极,六合一蚁封”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视野与胸怀,他不仅望向了遥远的天际,甚至将整个世界都纳入了眼底,将一切事物都比作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体现了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与超越。
最后,“□然啸鸾凤,手摘青芙蓉。岩栖倘有人,税驾欣相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能够像鸾凤一样自由翱翔,亲手采摘山间的青芙蓉,如果在山岩间有志同道合之人,他愿意停下脚步,与他们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浪漫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