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湖官舍白云阿,几度看松向此过。
乡路暂时随粤鸟,楚江何处吊湘娥。
苏公台在生寒碧,王子楼高涌月波。
想到莲花公府暇,隔帘惟听竹枝歌。
沥湖官舍白云阿,几度看松向此过。
乡路暂时随粤鸟,楚江何处吊湘娥。
苏公台在生寒碧,王子楼高涌月波。
想到莲花公府暇,隔帘惟听竹枝歌。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叶少府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沥湖官舍白云阿,几度看松向此过”以自然景色开篇,寓情于景,既展现了送别地点的宁静与清幽,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过往相聚的时光。次联“乡路暂时随粤鸟,楚江何处吊湘娥”则通过想象友人归途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同时也借用了湘妃泪洒湘江的典故,增添了诗作的哀愁氛围。
颈联“苏公台在生寒碧,王子楼高涌月波”转而描写友人归途中的景致,苏公台和王子楼作为地标性的建筑,不仅为归途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也象征着友人即将回归的地方充满生机与希望。尾联“想到莲花公府暇,隔帘惟听竹枝歌”则以想象的方式,预想友人在莲花公府闲暇时的情景,通过“竹枝歌”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成功地传达了送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虞弦清暑,佳气葱郁,非烟非雾。
人正在、东闱堂上,分瑞祥辉腾翠渚。
奉玉斝,总欢呼称颂,争羡神光葆聚。
庆诞节、弥生二佛,接踵瑶池仙母。
最好英慧由天赋。有仁慈宽厚襟宇。
每留念、修身忱意,博问谦勤亲保傅。
染宝翰、镇规随宸画,心授家传有素。
更吟咏、形容雅颂,隐隐赓歌风度。
恩重汉殿传觞,宣付祝、恭承天语。
对南薰初试,宫院笙箫竞举。
但长愿,际升平世,万载皇基因睹。
问寝日,俟鸡鸣舞拜,龙楼深处。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
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
老屋数椽馀,风物自闲暇。
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
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
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
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
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
得舟家可浮,遇竹宅便借。
是处皆南山,何必东篱下。
悠悠去忘归,宁畏长官骂。
松月苦留客,徘徊度清夜。
明朝过桃溪,溪女莫相诧。